蒙城县板桥集镇李楼村的农家女李小栓,8年坚守陪伴伤病父亲、举债救父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
李小栓3岁时母亲离世,与父亲相依为命。 2005年,父亲因遭遇车祸导致严重的颅脑损伤变成了植物人。为了照顾父亲,李小栓辞去在上海待遇丰厚的工作回到家乡。她花光了家中10万余元存款,还借了30多万元外债为父亲治病。直到2010年,凭借自己的努力,李小栓先还清了22万元欠款。为了还债,她当过采购员、画过建筑图纸、做过小生意。 2011年,父亲的病情再次恶化,需要住院治疗。李小栓在为父亲筹借住院费用的路上,被车辆撞伤,父女俩同时住进医院。
如今,自家的老房子已经坍塌,李小栓父女俩只能临时寄宿在大伯家。已经30岁的李小栓,在农村原本应该是儿女绕膝的年龄;然而,她因为怕父亲受委屈,面对众多的追求者毅然选择拒绝。她说,自己不想把负担加在别人身上,只想把父亲照顾好。由于父亲的身体状况经常反复,她不得不辞去帮人送货的工作,抽时间去给朋友照看服装店,挣些钱补贴家用。她还准备明年参加会计资格考试。李小栓说,有爸就有家,只要有一线希望,我还会带着爸爸去看病,继续守护他,我自己的事等等再说。
今年2月,李小栓当选为中国好人,入榜“孝老爱亲”好人,并获得蒙城县第五届“感动蒙城人物”特别奖等称号。
图为12月4日,李小栓在父亲的腰间系上带子,防止父亲从轮椅上滑下来。
本报通讯员 胡卫国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上榜理由】亳州市蒙城县退休教师刘坤峰,重拾音乐梦,12年如一日坚持到农村学校义务教孩子们唱歌,从来没有缺过一节课。■ 本报记者 张岳“小汽车呀真漂亮,真呀真漂亮,嘟嘟嘟嘟嘟嘟嘟喇叭响…...
蒙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