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很忙,让很失落;专家:陪伴是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
父母
子女太忙,心里失落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马年春晚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唱红了不少人的眼眶,不少人表示要好好陪陪,然而,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里,你有几天陪在爸妈身边?有多少人能真正坐下来和父母聊聊心里话呢?
采访中记者发现,绝大部分父母表示春节期间希望儿女多陪陪自己,但是不少子女却将春节的时间用于走亲访友、打电脑玩游戏,抽出时间专门陪伴父母的为数不多。
父母
“孩子打电话说不回来吃饭了,我心里特别失落。”市区药材街的徐女士说,一年到头只盼着春节能见见在外上班的儿子,和他说上几句话。过年孩子回家,徐女士高兴极了,提前两三天准备儿子喜欢吃的食物。可是让她失望的是,儿子自从回来,在家没吃几顿饭,不是走亲访友就是同学聚会,好不容易晚上回来了,还喝得醉醺醺的。
“人是回家了,但亲情却没有回来。”家住蒙城县城关镇的刘阿姨告诉记者,儿子平时在外上班,过年了也连续几天“不着家”,在家的几天也是坐在电脑前或摆弄手机,对她爱理不理。她说:“26岁了,一问他啥时候结婚、有没有对象,就要吵架。”刘阿姨一个春节都在因为儿子对她的态度难过不已。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父母表示子女们平时工作忙,经常回不了家,就盼着春节孩子们回家过年多陪陪自己。可是,逼相亲、逼婚、逼生二胎、话不投机等等原因都让不少年轻人逃离父母,让不少父母伤神伤心。
子女
父母唠叨,话不投机
在重庆上班的小姑娘赵佳佳告诉记者,今年过年回家,她只有大年三十待在家里陪父母。“和同龄人更有共同话题,而父母总爱唠叨些没用的家长里短,话题绕不过男朋友、相亲、回家找工作,每年过年回家,除夕跟父母待够一天,我就急着跑出去找朋友聚会。”赵佳佳说。
“假如父母再活30年,自己平均每年回家5天,减去外出应酬、睡觉等时间,每年真正能陪在父母身边的大概只有约24小时,30年才不到一个月。”这是近日网上频繁转发的一道残酷的“亲情计算题”。
家住市区人民路的白领方若同目前在苏州某外企工作,已经成家立业。“以前没有为人父母,过年回家为了躲避父母的唠叨特意跑出去玩,看到这道‘亲情计算题\’,看着自己的娃,才发现唠叨也是种幸福。”方若同说,父亲的鬓角白发骤增,视力也大不如前了,精神也不太好,“感觉特别对不起父母,他们真的是老了,今年回家推掉了几个饭局,专门在家陪两位老人。”
专家
陪伴是最好的礼物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上会更依赖子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亳州一中教育科研中心主任王继锋告诉记者,在他们心中,春节这种重大传统节日里,子女相伴的意义格外重大。
“如果父母比较年轻,这种失落感不会太明显,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工作与社交圈,没有太多时间放在儿女身上。退休后的老年人失落感会相对较强,首先子女成家独住后,他们会有空巢心理。其次,退休后交往的人越来越少,寂寞感强,此时更希望儿孙绕膝。”王继锋说,大多父母都会支持儿女打拼、与人交往,正因为这样,作为子女更应该知道,父母含辛茹苦养大自己不容易,把陪伴当作礼物,多说说工作上的事,多陪他们聊聊天,才能问心无愧。
记者 汪玉琼
新闻推荐
为认真做好计生家庭的帮扶工作,让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老人老无所忧,23日至25日,双涧镇计生办组织镇村两级干部走访慰问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家庭,了解并帮助解决困难...
蒙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