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直单位:立行立改转作风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对于征求意见建议和存在的问题,亳州市各地各单位在制定整改措施上下功夫,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教育实践活动在问题整改中前行。
市委办通过加强网友留言办理工作,进一步畅通群众与领导沟通渠道,帮助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开展“文山会海”、考核评比问题专项整治,目前,各单位已完成自查,正在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市政协办继续组织开展政协委员结对帮扶活动,赴利辛县孙集乡开展走访慰问敬老院活动,党组成员对联系帮扶企业进行走访。
市委宣传部要求全市宣传系统要对准宣传“焦距”,讲好典型“故事”,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市直工委扎实开展机关“党建微信群”平台建设,广大党员通过该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进行网上学习和交流;开展“党员考绩卡”活动,促进机关党建工作更好地融入中心、服务大局,推动机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
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以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结果“零投诉”为主要内容的“四零服务”,大力推行裁判文书上网等活动,促进司法为民和司法公开。市公安局制定了户籍办理回访制度,创新互联网警务,推进门户网站、公安微博等服务群众新平台建设,使便民服务群众“零距离”。
市经委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制定长效机制,争取从源头上加以研究解决,主要涉及整治文山会海、加强企业调研、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积极组织银企对接、完善公务接待制度等。市物价局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实现价费政策可查询,压缩办事时限,简化办事流程,实行首席代表制,下放局长权力到窗口,有效提升服务质量。市农委重点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联系帮扶指导工作,农委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2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示范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机关科级干部每人联系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市人社局通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规范劳务派遣和人力资源市场清理整顿、全市人社系统窗口单位改进作风、全市人社系统效能督查等专项行动,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市规划局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推进行政审批提速提效。
市交通局运管处“简政放权”,出台九项便民服务措施,将全市营业性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考试、道路运输证年审、营运客车类型划分三项工作权限下放到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实施。市公交公司针对公交改线问题,免费发放14万册服务宣传单,同时开通了官方微信服务平台等。
市教育局开展机关效能提升行动,重点解决机关人员的“庸散懒”问题,将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市城管局将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进行公示,并建立台账进行管理,开通小广告“呼死你”系统和亳州城管“随手拍”系统。
三县一区:整治歪风办实事
涡阳县深入推进“三大整治”和“十个专项行动”,强化180项具体整改措施的落实,精心设计了“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等10项专项载体活动和“工程建设领域整治”等17项专项整治活动。活动中,全县涌现出一批“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反对四风、实干为民”的先进典型。县住建委成立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农贸市场脏乱差问题,下大力气进行集中整治,规范摊点795户,取缔占道经营113户,拆除市场内违章建筑117处222间;县中医院开展“医德医风整改月”活动,率先推行医患拒绝“红包”承诺书;县公安局交管大队针对轻微交通事故理赔时间过长的问题,联合保险公司成立交通事故快速理赔工作站,实现了轻微交通事故当场快速办结。
蒙城县着力解决一些“四风”、群众反映强烈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全县共启动23项专项整治活动。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30条规定,全面清理各类检查、评比、考核、表彰等活动,2013年以来,全县“三公”经费减少55.4%,县领导机关发文减少57%。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加强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突出抓好建筑施工、交通、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深入推进城区“四大秩序”集中整治,建成4个饮食摊点疏导群;针对基层干部“走读”现象严重、群众办事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四难”问题以及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现象,专门制定了整改措施,进行集中整治;深入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同步实施“五项治理、三项提升”工程,城乡环境有了较大改观;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联系服务千家企业”活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07个,达成就业意向5000多人次。深入推进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中药材市场专项整治”和“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检查了县药材公司、县中医院和经营中药材、中药饮片规模较大的药品零售企业47家,药品使用单位15家、检查医疗机构和医疗器械经营企业9家;在软弱涣散后进村整顿工作中,共调整或新配备书记12人,培养村后备干部15人,解决各类问题和化解矛盾40余件;领导干部办公用房专项清理工作中,对3人有两处(含两处)以上办公用房和300多名干部多占办公用房进行了腾退,腾退办公用房面积4408平方米,收回改出租到期办公用房1350平方米。
利辛县对机关效能、公车私用、工作日饮酒、相互宴请等问题明察暗访,严肃追究责任,严查不正之风。针对媒体曝光程家集镇拖欠吃喝账问题和所谓“豪华办公楼”问题,立即整改,对历年来乡镇债务进行全面清理,县几套班子从临时借用办公场所搬回原址办公。针对村(社区)干部待遇偏低的问题,今年大幅度提高村(社区)干部报酬标准,基本报酬比上年度提高25%,绩效报酬提高50%。在改善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上,出台了《关于严禁党员干部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通知》,实行领导干部红白喜事等重大事项报告备案制度。深入开展后进村集中整顿“十个一”活动,目前,全县倒排的35个后进村已全部完成集中整顿工作。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制定完善了公务接待制度、招标采购管理制度等10余项制度,出台了作风建设 “十项刚性规定”。根据新的公务用车配备使用制度和公务接待制度,对全县“三公”经费进行重新核定,坚决杜绝车轮上的铺张、舌尖上的浪费和工作中的歪风。
谯城区在开展 “结对帮扶,共同创造美好生活”活动基础上,开展“冬日暖阳” 关注困难群体慰问活动,累计为困难群众送去慰问品、慰问金650余万元;在开展“千名干部联系服务千家企业”活动基础上,开展服务企业招工活动,组织招聘会45场次,组织招工9536人;通过推行“微信+QQ群+短信平台+网上党校”模式,组建网上党组织,已组建区一级微信群1个、二级乡镇微信群9个、三级村微信群20个,有效覆盖党员1000余人;建立离职村(社区)干部生活保障制度,财政拨款近210万元,妥善解决4802名离职村(社区)干部生活补贴问题;开展后进村集中治理“百日攻坚”活动。集中解决27个后进村和1个后进社区党组织软弱涣散,缺乏战斗力、凝聚力问题。严格乡镇干部管理,有效避免了镇干部“走读”问题。开展“千名干部进网格” 活动,街道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开展涉农信息“找差错、求规范、讲服务”活动,完善群众“一卡通”信息,查找系统错误信息5万多条,已更改3万多条。大力实施渔民上岸安居工程,目前划拨渔业用地23亩,建设渔业新村。 (记者 陈显锋)
新闻推荐
亳州市将有22名考生成为免费医学生 6月26日-27日填报志愿
本报讯 2014年安徽省将招收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315名,亳州市共有22个计划名额,其中,本科和专科各11个,这些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将免除学费、住宿费等。 &nb...
蒙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蒙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