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 蒙城新闻 涡阳新闻 利辛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亳州市 > 蒙城新闻 > 正文

转轴小车舞:“唱闹”之间留下乡土民俗

来源:亳州新报 2014-06-10 16:15   https://www.yybnet.net/

小车舞排练

小车添转轴花伞

用木杆、彩绸和纸花等做成一辆精美的独轮车架在演员身上,并置假腿于车面,如盘坐状,后有推车者,旁有帮车者,边走边唱,边说边闹,这是蒙城县盛行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种民俗表演形式——转轴小车舞。

时至今日,蒙城小车舞度过了几近失传的危险,在当地文化部门的重视下重新绽放异彩,受到群众的喜爱,而传承人冯兵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冯兵说,蒙城小车舞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小车车头及把手部位安装了转轴、花伞,表演起来花伞满场飞舞,煞是好看。

乘车演员不管男女都必须是姑娘、媳妇的打扮,乘车人走“十字步”,推车人走“行进步”,帮车人走“大十字步”,丑角表演者没有固定步式,扭前扭后与“新娘”嬉逗调笑。

小车舞在行进中,脖梗、肩、腰、胯各个部位也随之轻松自如地上下颤动,其中有“丁字步”和“趔趄步”的讲究。途中,通过上山、下坡、拐弯抹角、陷入泥沼、抬车出坑等等情节,从而表现人物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

传承创新小车舞

上世纪80年代,冯兵还只是十几岁的孩子,经常跟着母亲于华美学习花鼓灯、小车舞等传统民俗,为其后来传承小车舞打下了舞蹈基础。

冯兵说,他的母亲于华美在1984年吸收凤阳花鼓中“陈派艺术”的精华,随后,又拜蒙城县乐土镇小车舞传人曹俊风为师,并对转轴小车舞进行了初步的资料搜集。

在此期间,冯兵当兵入伍到部队文工团,1993年被分配到当地文化馆。与母亲有着同样民俗情节的冯兵,将母亲身上的重担接了过来。

“行进步伐、情节编排、小车布置等方面都进行了改善。”冯兵说,他和母亲都从花鼓灯上借鉴了一些精华,从而成就了小车舞的今天。

踩街表演引人潮

现在小车舞的故事情节得到了丰富,不仅有走娘家、赶集等传统题材还增添了计划生育等内容。

几十年来,小车舞的道具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发生改变的是受众和传承者。”冯兵说,上世纪80年代,从大年初一到十五,每逢他们“踩街”便人山人海;到90年代,年轻人全部出门打工,小车舞几乎失传。

直到近几年,冯兵再次将历史资料进行整理,并在小车舞的发源地乐土镇双桥村培训了一支表演队。“这两年,我们与一些乡镇联系演出取得了成功。”冯兵说,虽然不像几十年前那样水泄不通,但人潮仍然跟着表演队伍走,“这让我又看到了民俗艺术的市场与希望”。  王郑军记者 汪玉琼

新闻推荐

蒙城县坛城镇帮扶计生困难家庭

蒙城县坛城镇近日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全镇30个计生家庭,每个家庭明确一名党政班子成员或包村干部作为其包保责任人,在进村入户了解其家庭生产、生活...

蒙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蒙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转轴小车舞:“唱闹”之间留下乡土民俗)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