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轮车上二人转表演
全家总动员
独轮高车上的功夫扇表演
独轮车上玩功夫扇和呼啦圈
鲁雪立,药都独轮车健身第一人。两年前,记者采访鲁雪立时,他刚学会骑独轮车没多久。两年后的今天,记者再次采访他时,他已经创办了雪中立独轮车俱乐部,在他的影响下,他的爱人和孩子也都学会了骑独轮车。除此之外,鲁雪立还把呼啦圈、二人转、抖空竹、功夫扇与独轮车联系在了一起,看起来像杂技表演一样神奇。
全家总动员
独轮车是一项新型的体育健身运动,具有神奇的魅力。它集益智、健身、娱乐于一身;融惊、险、奇、巧、美于一体,可以锻炼人的双向平衡和协调能力,当然也可以增强体质。青少年通过独轮车的训练可以启迪孩子的智慧,培养青少年的自信心、灵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鲁雪立说,独轮车运动对平衡性要求极高,同时协调全身肌肉和经络,锻炼人的神经反应能力。在练习中,必须集中精神,才不会掉车。另外,独轮车比其它运动更能有效、快速地促进青少年的脑部发育,因此被称为“益智运动”,青少年因为身体轻巧,学起独轮车来更容易上手。
在鲁雪立的带动下,现在,他的爱人王云和女儿鲁子越也都喜欢上了骑独轮车。一家三口经常一起用独轮车健身,边骑边玩,乐趣无限。
鲁雪立的女儿鲁子越今年五岁,四岁的时候,她便在父亲的影响下开始学习骑行独轮车,没过多久便可以撒开爸爸的手独立骑行了,孩子天性就喜欢运动,骑独轮车则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运动平台。
花样常翻新
在熟练的骑行独轮车后,鲁雪立开始不断地挑战自己,在骑独轮车的同时加入越来越多的花样,使独轮车在他的手里俨然成了一个熟能生巧的杂技表演工具。
首先是呼啦圈。鲁雪立先骑到独轮车上,然后试着一边骑独轮车一边转动呼啦圈,试验了一段时间后,他成功了。这时候,他又想起手里是不是还可以再玩点什么,于是,他便把功夫扇拿来和独轮车、呼啦圈同时玩起来。
接着,鲁雪立又在独轮车上玩起了二人转的手帕。再接着,便是抖空竹,鲁雪立可以一边稳当地骑着独轮车一边抖空竹,看起来非常优美。
独轮车当中,有一种独轮高车,这种独轮车的高度比普通的独轮车要高很多,最高时可以调至两米高,人骑在上面就像踩高跷一样,看上去非常神奇。在鲁雪立不断翻新独轮车骑行的花样当中,骑着独轮高车玩功夫扇便是其中一个精彩的高招儿。
鲁雪立说,他现在还在不断创新,目前正在练习舞龙,他打算用抖空竹的工具摆动舞龙,然后把这个表演放在独轮车上进行,再一次向自己发起挑战。
平衡很重要
为什么要不断地翻新独轮车骑行的花样?对于这个疑问,鲁雪立说,他一直认为,世间的很多事物都要讲究一种平衡,运动也不例外,骑独轮车时,一般只是下肢的运动,上半身几乎都不在运动状态,而若在骑车的同时玩功夫扇、抖空竹、转动呼啦圈,则可以把上身的运动细胞也调动起来,全身同时运动,则能达到一种全身运动的平衡。
鲁雪立说,起初无意中看到网上有人学习骑独轮车,自己开始无意识的练习,当时的目的就是为了减肥。后来,把独轮车学会后,发现这项体育运动太有意思了,它不仅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而且还很有趣,人骑在上面,要不停地摆动胳膊来寻求一种平衡,非常有趣,不像一般的体育运动那样枯燥。
骑行独轮车是非常有挑战性的,每一个动作都会让人在灵活性、力量及平衡能力等方面得到充分的锻炼,同时也会使人增强自信、毅力、耐心和专注力。
独轮车的练习就是一种平衡身体的方法,从不平衡到平衡,从不能控制身体与车子到控制自如,这就是独轮车的魅力所在。鲁雪立说,学习骑行独轮车一定要相信自己,不管你年龄多大,身体都不会辜负你的希望。一步步迈向自己的目标吧,成功的喜悦就在奋斗的过程中。
鲁雪立说,他觉得独轮车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身心兼收,车禅一道。玩车玩到一定境界,全在心念作用,每一个新动作都是胆量和勇气的挑战,都要求专注不懈的练习。专注可以令人心无杂念,即使你烦恼重重,只要一骑上独轮车,整个身心就只会关注到身体的平衡,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挂一漏万,正如佛家所讲的禅定,在定中就可以得到满足和快乐。
学习并不难
2010年,鲁雪立成立了亳州市雪中立独轮车俱乐部,目前已免费教会学员50多名,这其中有家人,也有亲朋好友,学员中年龄最小的5岁,最大的68岁。
带动的人多了,鲁雪立玩独轮车的名气也渐渐大了。在不久前举行的亳州市首届运动会开幕式上,鲁雪立还把他的骑独轮车抖空竹表演呈现在了开幕式的舞台上,他精彩的表演博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人们都感到非常惊讶,而且觉得很有创意。
鲁雪立说,自己在运动的同时,能够给大家带来愉悦的心情,感觉是件非常开心的事。他从36岁开始学习骑行独轮车,经过一周的自我训练,就可以独立骑行了,所以说,学习独轮车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学习骑行独轮车靠的是60%的自信,35%的坚持和5%的平衡感。
如果你也想学习骑行独轮车,也想像鲁雪立那样把独轮车玩的如此精彩,那么有什么好办法呢?对此,鲁雪立认为,每个骑行者都是在慢慢成长、慢慢成熟的,经验也是慢慢积累起来的,没有人从一开始就能达到近乎完美,从不完美到近乎完美是需要过程的,需要积累和沉淀,只要能够听取别人的建议并虚心接受,做到日日进步,这就是最棒的。记者 刘景侠
新闻推荐
我们的电梯安全吗? 个别电梯无安全标识 市质监部门正在整治中
在市区一小区内,很少有人关注安检等问题,他们多是出了问题才求救。双脚刚踏进电梯,突然坠落;到达指定楼层,门却打不开……近期,全国各地频现电梯惊魂,这在触痛着人们神...
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亳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