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省政策性农业保险领导小组办公室调研组一行四人,来亳州市专题调研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
在召开的座谈会上,市农险办作了工作汇报。自2008年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以来,亳州市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认真开展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主要保险有种植业玉米、大豆、水稻、棉花、小麦、油菜等6个品种,养殖业能繁母猪、奶牛2个品种,近两年又在中药材、大棚蔬菜等特色农业保险方面做了有益探索。5年来,从最初的小范围试点,到如今的全面铺开;从一家一户动员参保,到农民积极踊跃投保;从保险品种较少,到各类特色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已成规模、上档次、规范化,走上了健康的发展之路。期间,亳州市多次遭受风灾、水灾、旱灾及病虫害等灾害影响,给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但由于有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受灾农户在灾后第一时间获得赔款,有效降低了灾害损失,也保证了灾后能迅速恢复生产。据统计,2008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投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资金达3.4亿元,农户因灾获赔2.1亿元。农民从中得到了真正的实惠,政策性农业保险对于促进亳州市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户防灾抗灾能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调研组对亳州市近几年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亳州市在抓农业保险工作方面,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机构健全,操作规范,工作扎实,成效显著,农业保险政策已深入人心,真正成了农村发展的“保护伞”、农业增效的“安全网”、农民增收的“护身符”。 (闫勇)
新闻推荐
隐藏在树丛中的大观楼取水井如今已经废弃刘心珠摄《画说老亳州》描绘的大观楼原貌刘心珠摄本报讯 大观楼要重建?一石激起千层浪。消息一传出,立刻引...
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亳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