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来扶持。”身处暮年的老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并继续为社会贡献着他们的宝贵经验。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全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共7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2.8%。按照我国人口老龄化标准,亳州市已步入老龄化阶段。今天是重阳节,也是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是表孝心的好时机,不管你有多忙,请给家中老人留点时间。
文化活动丰富老年生活
10月22日清晨,市区花戏楼广场上,音乐响起,人群中,田玉荣舞动着柔力球脚步轻盈。老人今年60岁,家住广场附近,现在孩子们都已成家,老人一个人生活。自两年前加入了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后,每天早上她都会到这里晨练,而与她一起锻炼身体的也都是60多岁的老人。
不仅是在这里,每天清晨,漫步在市区大街小巷,打太极、舞健身球、练习五禽戏……老年人们活动筋骨场面随处可见。市老年人体育协会会长王秀兰说,协会成立三年,60周岁以上会员已从原来的2000多人,增至如今的70多万人,文化体育活动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根据市民政局提供的数字,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共78万人,也就是这些人中90%以上都加入了老年人体育协会,他们均可在所在的乡镇、村庄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并参与文化展演活动,老人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经常锻炼,身板也硬朗了很多。
“长寿之乡”养生有道
生命在于运动。古人曰:“动则不衰。”这就是说,只有活动起来,才能很好地保养身体,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2011年7月16日,中国老年学学会发布公告,亳州市谯城区获得中国老年学学会“中国长寿之乡”称号,作为全省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获得此称号的地区,亳州市百岁老人为何如此之多?
市民政局老龄办主任吴延羽说,目前全市共有百岁老人435人,女396人,男39人,其中谯城区有百岁老人158人。长寿的原因很多,亳州是华佗故里·药材之乡,在传统中医药文化熏陶下,亳州人每天都在不知不觉中遵循着养生之道,五禽戏是“神医”华佗留给后世的又一瑰宝,成为人们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法宝”,亳州地下水属于优质弱碱性矿泉水,可以改善酸性体质带来的种种危害。“生活在这样一片养生宝地上,加之亳州人热情、开朗,怎么能不长寿呢?”
抽空多陪父母聊聊天
据了解,目前全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共78万人,80周岁以上老年人10万余人,100周岁以上老人435人。按照我国人口老龄化标准,亳州市已步入老龄化阶段。
“如何让这些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怎样逐步健全养老体制是目前最为紧迫的工作。”吴延羽说,2006年以前,全市只有36所敬老院,入住300余人;如今,全市共建成敬老院136所,入住老人达1万余人,这对于老无所依的人来说是福音。
而对于全市高龄老人,亳州市将普及高龄津贴,10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300元,80-84周岁每人每年100元,85-99周岁每人每年200元,这将是推动亳州市老年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发钱是政府对他们在经济上的帮扶,其实他们最需要的是子孙的嘘寒问暖,有时候哪怕是见一面,在这个节日里,希望儿女们抽空回家看看,陪年老父母说说话,让他们孤独的内心不再寂寞。”吴延羽说。 记者 丁静
新闻推荐
网友提供的赵贡献的图片网友提供的赵贡献的照片喜欢一边扫地一边唱歌,淳朴的外表和朴实的歌声打动了浙江省余姚市的众多市民,来自亳州市谯城区十河镇41岁的村民赵...
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亳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