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中华药都 养生亳州”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上规模、上水平,具有现代种植模式的中药材种植区正在形成;一批中药生产加工企业建成投产或正在建设,对亳州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百万亩药材种植成现实
2008年年底,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仅为43.98万亩,2009年开始实施“中华药都 养生亳州”行动计划后,亳州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引导扩大中药材种植,中药材种植有了新突破,涌现了一批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具有现代种植模式的中药材种植区正在形成,中药产品质量和档次得到了提升。到2011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104.3万亩,其中标准化种植面积5万亩,多年来种植药材百万亩的愿望变为现实。
今后亳州市将以提升药材品质为原则,全力打造规范化中药核心种植区,培育中药农业品牌,形成以亳州为中心、辐射周边、带动全省的中药材种植体系,为亳药加工生产提供充足的道地药材原料,力争到2015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20万亩左右,主要大宗道地品种20万亩以上,规范化种植基地10万亩左右。
中药加工业产值超百亿
在发展中药种植业的同时,亳州市积极发展中药加工生产,不断增强中药加工制造能力。目前,全市现有医药制造企业87家,其中64家通过GMP认证,在建医药制造企业50多家;现代中药产业产业园112家标准厂房即将建成投产。2011年,全市医药制造业实现产值102.36亿元。
中药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升,国家科技部在亳州市建立的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安徽)基地已经揭牌,拥有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4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在建省级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
根据《安徽省(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亳州市将积极发展道地药材饮片生产,建立具有区域特点的生态、环保型中药提取物生产基地;引进知名医药制造企业,培育中成药自主创新产品和知名品牌,促进亳州中成药向现代化、规模化迈进,力争到2015年,医药工业企业达到200家,中药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
中医保健 服务不断完善
近年来,通过开展“名院”、“名医”、“名科”创建工程,中医院建设投入加大,功能设施逐步健全,中医服务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升,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建设成效初显,建立了五禽戏培训基地,成功举办了多届中国健身气功博览会和三届华佗五禽戏养生健身节,“养生亳州”在全国名气渐高。
以健康养生为主题,亳州市将进一步加快养生文化旅游和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建立健全养生保健产品研发生产体系、养生体育健身体系,力争把亳州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中华药都 养生亳州”。记者 张珍
新闻推荐
术后眼睛恢复光明,侯淑英老人坐在电视机前看得津津有味一头银发的侯淑英老人,坐在公厕的管理室内,看着电视,远远看到前来方便的老邻居就会上前打招呼。谁曾想到,这位70...
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亳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