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亳州师专艺术系的主要负责人,何华明的工作日志中永远写着的,都是师生和艺术系的工作。在自己挚爱的事业里,何华明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弘扬亳州传统文化艺术,一路走来,取得了诸多喜人业绩。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使艺术系的各项工作上水平、上台阶,必须紧紧依靠艺术系师生的集体力量和智慧。”何华明这么认为。他在无私的奉献中,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用心对待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尊重他们,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尽最大努力团结好艺术系的每一位成员,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尽可能地让他们感受到系科大家庭的温暖、平等与友爱,促进了艺术系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学校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为学生将来就业,为服务地方经济积极谋划。”何华明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联系开展校企合作,与界首彩陶厂、合肥大宇雕塑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合作,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同时,他立足亳州旅游市场,推进与亳州市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合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设计制作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工艺品,很受广大游客的欢迎。
为创新教学模式,何华明提出了“一听、两查、三座谈”的教学监控措施,有力地推动了艺术系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一听”即听课和评课。何华明带头听课,并组织教师评课、研讨,给新教师悉心指导,促进了艺术系教师水平的提高;“两查”即教学次序检查和教师教学文档检查。何华明组织党政班子成员值周检查和学生会干部值周检查,保障了艺术系日常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三座谈”即每学期都要组织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和相关行业人员座谈会,听取他们对系科教学和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对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意见和设想等。
“地方高校理应承担起弘扬和传承地方文化艺术的责任和义务。”何华明说。亳州市二夹弦和剪纸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他亲自督办,先后聘请了二夹弦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李景芝和亳州市剪纸艺术家王炳华来校给同学们授课,赢得了艺术系师生的一致好评,也为传承地方文化艺术起到了积极作用。
辛勤的耕耘,迎来了艺术之花的次第绽放。两年来,艺术系教师累计发表论文36篇,参加省级和国家级展演13人次,参编“十二五”规划教材一部。
记者 汝平
新闻推荐
本报讯 10月5日—10日,应韩国庆尚北道荣州市市长金宙荣的邀请,副市长王玉玺率亳州市友好经贸代表团访问了韩国,出席2012荣州市丰基人参节的有关活动,考察了荣州市企业,...
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亳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