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这个公共电子阅览室办得很好,我有空的时候总过来上网,查询一些最新的幼儿教育知识,给自己充充电,对于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有很大帮助。”谯城区淝河镇幼儿园教师魏红说,通过上网不断学习,能够提高自身素质,让幼儿得到更多的新知识。
魏红所说的公共电子阅览室是今年亳州市新增的一项民生工程。这项民生工程的建设是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阵地,以文化共享工程网络为基础,向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农业技术、务工培训、电子书刊等信息资源。“今年全市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任务是36个,总投资180万元,已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全部免费向群众开放。”市文化旅游局副局长李梅村说。
如今谯城区淝河镇综合文化站公共电子阅览室已经成为农民群众丰富知识、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电子阅览室还聘有专门的负责人员,建立了电子阅览室日常管理、设备设施管理制度,阅览室管理人员工作守则等制度,充分满足农村群众对网络文化的需求。
“电子阅览室设立以来,每天上午8点到12点,下午3点到7点,群众可凭身份证免费上网,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快捷实用的公共数字化服务平台。”谯城区淝河镇公共电子阅览室负责人刘玲说,每天都有10多人来这里上网,有学生、教师、小企业主等,大多来这里查询他们想要的信息和资料。
据了解,公共电子阅览室不同于一般的网吧,它设有监控与内容过滤,着力营造绿色的上网环境,为广大群众提供文明、健康、安全、便利的公益性上网服务。记者在谯城区淝河镇综合文化站公共电子阅览室看到,每台电脑打开后都有明显提示:未成年人上网不得超过2个小时。“这个电子阅览室电脑里没有乱七八糟的东西,小孩来上网家长比较放心。”淝河镇的一位农民说。
“公共电子阅览室是亳州市依托乡镇文化站新上的一项民生工程,这项民生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完善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软硬件设施,增强了文化站的数字文化服务能力,对于活跃农村基层文化生活,加快全社会的信息化进程,促进农民的科技致富,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李梅村说。 (记者 汝平)
新闻推荐
昨日上午,亳州一中第53届田径运动会开幕式在亳州一中南校区运动场举行。开幕式上,彩旗飘扬,鼓乐齐鸣,同学们统一着装,依次进行了文体表演。其中由1500人组成的五禽戏表...
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亳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