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医药文化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过巨大贡献。而中医药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集中体现。近日,记者跟随导游一起走进第四届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华佗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所折射出的无穷魅力。
11月6日下午,踩着落日的余晖,记者走进亳州华祖庵。从南门进去,曲径通幽,落英缤纷,青砖古树,流水潺潺,穿过一座拱桥亭阁,两层仿古水榭式建筑出现在眼前,它就是华佗中医药文化博物馆。馆前,一座宽阔的洗药池静候眼前,旁边是药圃种植园,华佗当年就是在这里广植各种中草药,为百姓治病疗疾的,他开创了我国中药材人工种植的先河。
“该馆为浅凹字形两层仿古水榭式建筑,沿袭了华祖庵古朴厚重的建筑风格。”市文化旅游公司办公室主任谢文力说,中国是世界医药文化的发祥地,为传颂神医华佗济世救人的丰功伟绩,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市委、市政府于2008年建馆,并于2009年9月9日华佗诞辰日正式开馆。
整个文化博物馆分为中医药起源、中医药五千年发展史、华佗和他的中医药成果、中医药资源和亳州现代中医药文化发展现状五大主题展厅。从第一展厅的神农尝百草开始,记者跟随导游一起走进了中国中医药五千年的发展历程,静感中医博大精深,俯首药圣济世青囊。古器、医典、名医、疗法、中草药……观览着展厅里的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穿越千年时空,漫览万古药香之感油然而生。
在二楼华佗和他的中医药成果展厅里,记者领略到了华佗和他的开圃种药、夹脊穴疗法、华佗五禽戏等中医药成果。据介绍,华佗生活在东汉末年,那时,军阀混战,疫病流行,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华佗非常痛恨作恶多端的封建豪强,他不愿做官,到处奔跑,集中精力于医药的研究上,为民解疾。《后汉书·华佗传》说他“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尤“精于方药”,被人们称之为“神医”。
在最后一个中药饮片展厅里,记者碰到了来自河南郑州的参观旅行团,他们边听边看,手里的相机不停地发出咔嚓声。谢文力说,除了节假日的高峰期,这里每日的客流量大概都在二百人左右,对青少年群体实行免费开放后,加之中医药文化讲座和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的定期开展,来参观的人就更多了。
随团参观完,一对老年夫妇,相依坐在门前的长椅上休息,墙壁上“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的铜牌散发出光亮的黄色,与金黄的夕阳交相辉映,画面安静而美好。
记者 郭玉岩实习生 李宁
新闻推荐
外地游客在亳州博物馆第8展厅内参观市区芍花路曹操公园西侧,有一座仿汉城堡式的建筑——亳州博物馆。自开馆一年多来,亳州博物馆接待参观者已突破100万人次,其中青少...
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亳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