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是为了展望。对昨天的回顾,是为了明天更好的前行。展望来年,随着中原经济区规划的序曲唱响,亳州发展在皖北崛起的大潮中,迎来了“国家机遇”。而新的一年,从中央到地方又有一批关乎民生的政策法规即将正式实施。
今年11月,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中原经济区规划 (2012-2020 年)的批复》,这标志着备受关注的中原经济区规划正式获批,亳州与宿州、阜阳、淮北、蚌埠及淮南凤台县、潘集区等皖北五市一县一区纳入《规划》,正式列入中原经济区。
记者近日了解到,目前亳州市相关部门正着手对接规划中提出的一些重大项目和重点产业,抓机遇谋发展。
机制创新亳州迎来“利好”
“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是中原经济区的重要定位。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是从根本上破解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亳州是传统的农业大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加入中原经济区建设‘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享有中原经济区一系列创新的体制机制,对于亳州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市发改委副主任刘梦茹分析说。
刘梦茹介绍,中原经济区最重要的机制创新之一,是实行“人地挂钩”先行先试。《中原经济区规划 (2012-2020年)》提出,“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挂钩”。
“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亳州既要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又要保障粮食生产安全,这存在一定的矛盾。”刘梦茹说。目前上级每年批准亳州市的工业化、城镇化用地规模仅有3000亩,远远不能满足需要,随着产业转移的加速推进,亳州市招商引资的最大困难已不是等项目,而是有了项目等土地。
实行“人地挂钩”,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节约出来的土地一方面复垦作为耕地,一方面用于城市建设和工业集中区建设,既可以保证城镇化、工业化用地需求,又有利于农村土地的规模经营,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现代化,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真正走出“三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具有重要意义。相关企业也要不断加快技术升级、壮大产业规模。
后发优势正在迸发
虽然当前亳州市加快发展还面临着诸多矛盾和挑战,突出表现在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经济结构不合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等。但粮食优势突出、产业基础较好、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也是亳州市的发展优势。
而这些发展优势,正在逐步迸发出来。
2011年,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亳州市经济呈逆势上扬的发展态势,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后发优势开始显现。其实,亳州市已经连续4年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
当前,亳州市正处于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总量持续扩大、新兴产业应运而生、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的黄金发展期。
“加入中原经济区,亳州市将迎来新一轮大开放大发展的难得机遇,后发优势更加凸显。”市委研究室副主任张秀忠说。
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在这五大定位中,亳州处处都有机会。
作为产粮大市,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这一定位就不用说了。
在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定位中,提出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人力资源高地,成为与长江中游地区南北呼应、带动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地带。
而在中原经济区“一核四轴两带”格局中,亳州处在沿淮经济带和沿太(原)郑(州)合(肥)发展轴上。“这不仅有望提升亳州市的产业积聚与城市发展水平,而且有望使亳州市成为连接中原经济区与长三角的门户。”
同样,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这一定位,对亳州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绝佳机会。
一批重大项目列入规划
发展,离不开项目的带动。在中原经济区规划中,亳州市有一批重大项目列入。
在农业方面,这些项目为茨淮新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低洼易涝地治理工程、病险涵闸除险加固工程、大型灌区建设等。 “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把亳州市水利基础建设夯得更实,解决农业水利设施薄弱的问题,让粮食不再靠天收。”市水务局副局长赵德建说。
在解决城市发展用水方面,引淮济亳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和城市防洪除涝工程等进入规划。
在交通方面,商杭高铁进入规划,它的建设将更加凸显亳州市连接中原经济区与长三角门户的重要性。结合汝州至许昌既有铁路扩能改造,逐步形成覆盖三门峡、平顶山、许昌、亳州等地区的煤运通道。另外,江淮安驰微车基地项目、南阳—许昌—亳州三国文化主题游、亳州花戏楼景区扩容提升等也被列入规划之内。
当前,亳州市正在着力推动这些重大项目尽快实施。
610万人民的期盼
民生依然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在中原经济区大发展中,老百姓能得到哪些看得到的实惠?
到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1.6万元。
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重点向粮食主产区倾斜。中央预算内投资对粮食主产区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给予重点支持。
到2020年,城市光纤到户覆盖家庭达到100%农村实现村村通光纤。
……
中原经济区规划为我们的未来生活,已经描绘好了美丽的蓝图。这不仅是蓝图,也是亳州610万人民的期盼,发展的动力。记者 杨文刚
新闻推荐
时侠联在美好乡村建设造林整地工作会上指出 栽树是美好乡村 建设的“必修课”
本报讯 日前,全市美好乡村建设造林整地工作调度会召开,市委副书记时侠联参加会议并讲话。会上,市林业局负责人汇报了亳州市“千万亩森林增长...
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亳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