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电动三轮车治理已有些时日,且不是第一次治理,但电动三轮车乱象似乎没得到有效改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与当前治理电动三轮车重在治标没有治本有关。
亳州电动三轮车多而乱,影响了交通,有碍市容,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我们要整治的缘由。现在治理电动三轮车,基本采取“堵”的措施,就是对违规电动三轮车进行罚款和拆卸,旨在通过经济制裁措施或把电动三轮车毁于无形,让电动三轮车不再招摇过市。但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遭罚的电动三轮车交了罚款后照样拉客,被拆卸的电动三轮车主,又重新买个新的,电动三轮车乱象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我们治理重在“堵”,重在治标,没有治本。
毋庸讳言,电动三轮车乱象是给亳州交通添了乱,但应该看到电动三轮车的存在,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就是让群众出行多了一样选择。特别是在当前亳州出租车数量无法满足群众打的需求,公交系统不够完善的情况下。电动三轮车拉客之所以有市场,并屡禁不止,是因为有需求。在亳州经常打的的人应该知道, 打的很难,有时要等上半小时,有时即使等到一辆车,也可能因为路途近而遭到拒载,而身边随处经过的电动三轮车,却能“招手停”,基本不存在拒载,很方便,这应该是很多市民选择乘坐电动三轮车的一个原因;另外,亳州的公交系统也不够完善,打的难,如果公交系统完善,市民定会选择乘坐价格和舒适程度都比电动三轮车合适的公交,但由于目前亳州市公交系统不完善,让市民选择公交出行也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市民选择便捷的电动三轮车出行,也就在情理之中。
笔者在这里并不是说,电动三轮车不要治理了。相反,一定要治理。只是不是现在这样做。试想,如果亳州没有电动三轮车拉客,市民出行会更不便捷。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很多电动三轮车主是把拉客当成了一种谋生手段,有的家庭完全靠拉客维持生计,因此在治理电动三轮车时若一味地靠经济罚款或销毁等手段,势必造成一些家庭陷入生计困境。基于此,我们治理电动三轮车是不是应该另谋思路。比如我们对现有的电动三轮车进行规范,对符合拉客条件的电动三轮车发放牌照(目前亳州市仅对部分人力三轮车发放牌照),让其守规经营;对于淘汰或不符合拉客的电动三轮车,则要进行严管重罚,坚决杜绝这类电动三轮车营运。对于那些没有其他就业门路被淘汰出局的电动三轮车主,政府部门要帮助其解决就业问题,给他们生活的出路。(亳州出台了类似政策,应重在落实——编者注)如果做到这点,既解决了电动三轮车乱而无序的问题,让市民出行多了一种选择,同时也解决了一些人的就业,岂不是更好。待将来公交系统完善了,出租车满足市民出行了,那时再对电动三轮车拉客进行“封杀”也不迟。
凡夫
新闻推荐
本报讯 日前,亳阜高速公路出入口改造工程路基施工验收完毕,开始进入路面基层施工阶段,在这项工程结束后,路面即可开始铺设沥青,这标志着路面建设进程向前迈了一大...
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亳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