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一天的第三届亳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闭幕。一件件充满奇思妙想的作品,将孩子对未来的美好梦想放飞。
创意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孕育出的灵感,是亳州市这些小小发明家创新的源泉。
在作品展出现场,由亳州一中学生李飚设计的变形“空调”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这个变形“空调”其实就是把电风扇和电暖扇给结合在了一起。
“你看我把电风扇和电热扇组合在一起,前面是电热扇,后面是电风扇,用这一套开关把它整合为一体了。”李飚一边说,一边给记者演示,“这样出来的是冷风,这样就可以加热了。”
李飚告诉记者,因为在生活中发现热风扇和冷风扇其实外部结构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就不能把他们结合在一起呢?还能省材料还能省空间。有了这个创意,李飚就做出这个产品。
利辛高级中学谢金亮同学的小发明高效树漆刷同样来源于生活。日常给树刷漆,要用刷子围绕树转一圈。而谢金亮发明的高效树漆刷则是圆形的,可以扣在树身上,刷子和漆都在里面,一下就可以刷一圈,很高效便捷。
在现场转一圈,可以看出,现在青少年的环保意识在增强。
亳州一中学生常梦强的发明“昼夜两用垃圾夹”则是为环保工人带来了便利,生活中一些肮脏有异味的、对人体有害的垃圾,不用亲身接触就可以轻松地捡起来了。
另外,还有节能燃气灶、生活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多功能节能灯、环保餐具套等多项环保小发明,彰显了亳州市青少年的社会责任。
今年的科技创新大赛还有不少社会科学的研究选题。如《男女早恋问题中情感投入与收支的调查研究报告》、《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关于视力情况与学习成绩调查报告》、《中学生睡眠情况调查报告》等。
“这些90后的新一代,敢于以独特的视角来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精神可嘉。”一位评委告诉记者。
市科协副调研员赵传玺表示,本届大赛有953位学生参加,无论是作品、学校的参与度,学生的参加数量,都比往届有大幅度提高。青少年科技创新的原始动力就是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是创新的原始动力。记者 杨文刚
新闻推荐
本报讯 目前,首部反映亳州旅游的“微电影”正在筹拍当中。这是记者昨天从市文旅局得到的消息。“微电影”是网络时代的新产物,有着短小精悍...
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亳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