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安徽省交通运输发展“峰回路转”的一年,通过深化国省干线建设“省市共建,以市为主”体制、交通投融资体制等多项改革,交通建设走出发展困境。 2013年,在全国交通建设投资总体下滑态势下,安徽省则“逆势上扬”,在多个方面实现历史性突破——
马鞍山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北江高速公路“开篇作”——马鞍山至巢湖建成通车、新桥机场成功转场、2280公里一级公路建成通车,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开工建设,南北向水运大通道合裕线和芜申运河跨越长江实现了互联互通……
一大批备受全省人民关注的重大交通建设亮点工程或建成运营或顺利开工建设,让2013年成为安徽省交通建设发展史上注定会被不断提起的一年。
“多项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这是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梅劲对2013年的评价。作为一位“老交通”,他对目前交通运输行业良好发展态势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多次对交通运输的发展作出重要批示,对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勇于改革、锐意进取、砥砺奋进的良好发展态势给予充分肯定。 ”
成绩单
逆势上扬,多项发展指标创历史新高
“2013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省交通投资集团董事长乔传福对2013年的评价,是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的共识。由于宏观经济形势趋紧,土地、资金等要素刚性制约更加突出,全国交通建设投资大幅下滑。但安徽省交通建设投资却实现了逆势上扬,全年完成交通建设投资711.5亿元,超出年度计划42.3%,比“十二五”前两年的总和还多。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各领域交出的“成绩单”都超出了年度预期目标。全省高速公路完成投资188.05亿元,国省干线公路完成投资380.16亿元,农村公路完成投资71.9亿元,水运完成投资52.5亿元,运输站场完成投资11.43亿元,分别超出年度计划 5.8%、82.1%、32.3%、16.7%、10.9%。
2013年,高速公路建设里程达1272公里,创历年之最,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3500公里。
为落实“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要求,推动以高速公路建设为重点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省政府实施“前期准备、集中调度、责任落实、督查考核、要素支撑”五步联动工作方法,集中调度省交通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省政府明确的前期工作事项完成率达90%。徐明高速、泗许高速泗县段、望东长江公路大桥等在建项目加快推进。芜湖长江公路二桥、溧广高速、宿扬高速天长段等7个新项目共426公里实现实质性动工建设,全年高速公路建设里程达1272公里,均为历年之最。马鞍山长江大桥及接线、北沿江高速马巢段等6个项目建成通车,新增通车里程311公里。同时,安徽省还新增4条国家高速公路和15条普通国道列入《国家公路网规划 (2013年-2030年)》,安徽省国家高速公路规划里程达4060公里,普通国道规划里程达7420公里,分别增加46%和203%。工程建设管理、设计施工水平全面提升,詹天佑奖、鲁班奖、公路交通优质工程一等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接踵而至,国内工程建设四个最高奖项尽收囊中。
2013年,全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累计完成投资380.16亿元,占全省交通建设投资的“半壁江山”,创历史新高,成为全省交通建设发展的最突出亮点。
通过不断完善国省干线“省市共建”推动机制,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由部门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由行业行为转变为社会行为,实现了发展方式的真正转变。地方政府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形成了上下联动加快建设良性机制。全年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5453公里,一级公路达2280公里。16个市和2个省直管县交通投资公司均已投入运营,注册资本共计332.05亿元,实收资本277.12亿元,到位率达83.46%。交通投资公司融资能力进一步增强,已到位融资98亿元,为进一步掀起国省干线建设热潮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2013年,全省客货运量增长快于GDP增长,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5个城市入围 《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入选城市数量位居中部省份第一。
货运量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先行指标,货运物流行业是保障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性行业。 2013年,全省完成公路水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增长14.9%、15.5%、15%、15.8%,均快于GDP增幅。全年完成港口吞吐量3.9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52.7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9.8%、15.5%。物流业发展势头迅猛,新开工铜陵钢材物流交易基地、马鞍山皖江综合物流基地等11个项目。
2013年,安徽省加快城乡客运枢纽、换乘场站建设,着力推动城际客运、城乡公交等多种方式之间便捷换乘。建成合肥汽车客运西站、蚌埠综合客运枢纽站等8个项目,新开工宿州综合客运枢纽站等5个项目。
在促进客货运输和物流行业大发展的同时,安徽省开展雷霆治超专项行动,4次联合治超行动,六厅局整治非法改装车辆行动,全年共查处违法车辆5.8万辆,卸载89.7万吨,纠正货源单位违规行为3269起,恢复非法改装车辆1.5万辆次,进一步净化了货运物流市场秩序,为货运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启示录
深化改革,是跨越发展的总开关和原动力
1月26日,虽然临近春节,但阜阳市仍专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国省干线建设。 2013年,该市投资近40亿元开工建设了13条国省干线,今年,该市还将加大力度推进105国道改扩建等重点国省干线建设,并明确提出“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阜阳市推进国省干线建设的热情和干劲,正是由安徽省推动国省干线建设“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公路建设体制改革所催生的。
在推动这一体制改革之前,由于实施燃油税费改革,省级公路部门不能再以收费公路收费权抵押的方式为公路建设进行融资,导致国省干线建设难以为继。实行以市为主的新体制后,国省干线建设投融资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改变过去 “以路养路”的行业内循环模式,各市政府均成立了国省干线建设投融资平台,充分调动各种国有资产注入到交通投资公司,开辟以社会资源支撑公路建设的新模式,一举拓宽了公路建设的投融资渠道。
“实践证明,改革是推动交通运输跨越发展的总开关和原动力。 ”梅劲说,2013年,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累计完成投资380.16亿元,同比增长294%,占年度计划的182.1%,完工里程1866公里,其中一级公路783公里,二级公路301公里,路面改善782公里。而撬动如此大投资规模的,正是各地新设立的交通投融资平台。截至2013年底,全省16个市和2个省直管县交通投资公司均已投入运营,注册资本共计332.05亿元,实收资本277.12亿元,到位率达83.46%。
深化改革,为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科学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近两年,安徽省实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改革,高速公路建设运营与政府管理职能分离,高速公路建设得以全面提速,去年全省高速公路建设里程创历史新高,今年,省高速公路控股集团和省交通投资集团均投资超过100亿元建设高速公路。安徽省还通过搭建水运建设融资平台,成立省港航建设投资集团,使重大水运项目投资主体及建设资金筹措问题迎刃而解,“两干三支”高等级航道整治工程及众多港口、船闸建设得以实施。
深化改革,是破解交通发展面临的发展要素刚性制约的唯一出路。
近年来受宏观政策和经济形势变化影响,土地、资金等交通建设要素瓶颈凸显,全省交通建设一度面临资金短缺、融资功能丧失等困境,可谓举步维艰。面对这一困境,安徽省积极深化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协助高速公路两大投资主体降低资产负债率,全面构建国省干线投融资平台,使得资金难题得到有效破解。而在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面对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和建设推进困难,在省政府主导下,创立“五步联动”工作法,提高项目工作效率,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深化改革,是交通运输向公共服务基本属性回归的必由之路。
交通运输是重要的基础行业,也是重要的民生事业,不断提供让人民群众更加便捷、更加满意的公共服务能力,是交通运输发展的终极目标。近年来,安徽省通过改革交通建设投融资体制机制,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逐步构建了内通外联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人民群众出行更加便捷。通过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省交通运输厅行政职权清理后仅保留行政审批事项18项,省级审批项目从39项减少至14项。认真开展行政审批项目流程再造,申报材料、办理环节和承诺时限分别减少33.9%、25.4%和20.3%,激发了交通运输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通过推出“微笑服务、温馨交通”活动,交通运输行业文明程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通过组建省路警联合指挥中心、省交通运输联网管理中心,整合开通“12122”高速公路救援服务热线,交通运输行业为社会公众提供了多样化的交通出行服务的能力不断提升。
路线图
转型升级,集中力量推进“四个交通”发展
“当前,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阶段特征为:一是仍处于大建设大发展阶段,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很重;二是逐步向现代交通运输业转型的阶段,需要加快完善综合运输体系,促进行业科学发展。 ”在今年1月中旬召开的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梅劲深刻分析了当前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为顺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更高要求,今年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安徽省将集中力量加快推进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四个交通”发展,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保障和承载作用,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交通运输跨越发展的成果。
加快发展综合交通,是推进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强化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加快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必然要求。
今年,安徽省将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和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继续坚持“五步联动”工作法,强化督查考核,确保新开工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广德至宁国、滁州至淮南高速公路和颍上复线船闸、水阳江宣州综合码头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济祁高速合肥至枞阳段、江淮运河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合宁、合芜、合安高速拓宽改造工程。积极协调周边省份加快与安徽省相接路段的前期工作,尽快打通省际断头路,充分发挥路网效益。加快蚌埠、亳州、芜宣等民航机场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开通宁国通用机场,推进庐江等通用机场选址、建设。
同时,将通过强化要素保障,确保蚌淮高速凤阳延伸段、徐明高速安徽段、宁绩高速、郑蒲港区一期工程、合肥港综合码头二期主体工程建成运营,力争建成济祁高速砀山段、东九高速安徽段、蚌埠新港二期工程,新改建一级公路2500公里。
安徽省还将不断调整完善交通运输规划体系,继续推进国家公路网线位规划工作,开展省道网线位规划及编码调整工作,进一步完善省道网布局规划,促进普通国道、省道的有序衔接,推进高等级航道规划编制工作,以更加科学完善的规划引导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加快发展智慧交通,是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
今年,安徽省将强化智慧交通顶层设计,完善安徽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规划,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制定行业信息化重点项目分步推进方案。加快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集成应用。探索建立政府购买信息服务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推动信息化发展。
重点交通运输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将提速推进。今年将启动卫星定位监管平台、公路网安全应急处置平台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干线公路、长江公路大桥与高速公路收费并网结算,提高路网通行效率。推动城市公共交通卡和高速公路ETC卡融合,拓展“12122”服务热线功能,不断提高一体化、便捷化、全覆盖的交通运输信息服务能力。
加快发展绿色交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是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今年,安徽省将加快城乡客运枢纽、换乘场站建设,努力实现城际客运、城乡公交等多种方式之间便捷换乘,积极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同时,将以“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发布城市公交发展能力排行榜,督促地方政府加大城市公交投入,优化公共交通发展环境,引导市民低碳、节能出行。
安徽省将积极争取成为交通运输部低碳循环试点省份行列,全面推进低碳循环城市、低碳公路及港口建设。限制高耗能车船进入运输市场,加快LNG等清洁燃料技术的推广应用。全面实施内河船型标准化,发展标准化船型运力。安徽省还将在加强对全省交通运输企业的能耗监测统计,完善全省交通运输能耗监测调查系统,打造绿色低碳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加快发展平安交通是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也是交通运输服务民生的最重要前提。
今年,安徽省将不断完善恶劣天气预警机制和防汛应急预案,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加强搜救能力建设,确保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同时做好重大节假日、重要时段应急运输保障和小型客车免费通行工作。还将通过“三线三边”环境治理,逐步消除高速公路和国省道沿线、渡口码头、船闸、运输站场的“脏、乱、差”现象,确保国省道穿越集镇路段、城市出入口、通往景区道路、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输场站及渡口码头等节点区域畅通整洁。
保持冶超高压态势,是建设平安交通的重要内容和关键部署。今年,安徽省将建立健全治超长效机制,强化地方政府冶超主体地位,争取将治超纳入政府考核目标内容。将强化源头治理,推行科技治超,从严规范执法,对冶超不力,将严格进行责任倒查和问责,努力为交通运输业营造良性健康的发展环境。
点击安徽交通靓丽“年报”
2013年,全省交通运输完成投资逾711亿元
超过“十二五”前两年总和
★711.5亿元:全年交通建设投资总量,超出年底计划42.3%,超过“十二五”前两年的总和。★2280公里:截至2013年底,全省一级公路通车里程数。在2012年之前,这一数字仅为700余公里,而2013年全年增加的一级公路通车里程数就达到783公里。★3500公里:2013年底,全省新建成通车高速公路311公里,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3500公里。
★322.05亿元:全省16个市和2个省直管县交通投资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目前,各市交通投资公司已到位融资98亿元。
★2.3亿人次:2013年全省城市公交完成客运量。今年安徽省将全面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发布城市公交发展能力排行榜,督促地方政府加大城市公交投入。
★11个:2013年,物流业发展势头迅猛,新开工铜陵钢材物流交易基地、马鞍山皖江综合物流基地等11个物流基地项目,合肥、安庆等5市入围《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入选城市数量位居中部省份第一。
★80%:2013年,全省ETC收费站覆盖率达到80%,整合开通“12122”高速公路救援热线,交通信息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52.7万标箱:2013年,全省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2.7万标箱,同比增长15.5%,长江干线芜湖至安庆段中枯水期维护水深提升至6米,实现万吨级海轮进出安庆的突破。
2013年,安徽省交通运输行业连续摘得詹天佑奖、鲁班奖、公路交通优质工程一等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等大奖。
2013年,皖江内河水运多项发展指标居全国前列。图为晚霞映照下,繁忙的皖江港口。
国省干线建设成为全省新一轮交通大建设的突出亮点。图为阜阳市新建成的一级公路。
2013年12月31日,备受关注的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将大大促进合肥经济圈与皖江城市带聚合发展,进一步拉近了安徽省与长三角的距离。
新闻推荐
2月16日 2月17日合肥 小雨 2~6℃ 小雨转雨夹雪 -1~4℃亳州 雨夹雪 0~5℃ 雨夹雪转中雪 -2~2℃淮北 雨夹雪 0~5℃ 小雪转中雪 -2~2℃宿州 雨夹雪 1~4℃ 雨夹雪转中雪 -2~2℃阜阳 小雨 0~6℃ 雨夹...
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亳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