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画起源于汉代,兴于唐宋,古称火种刺绣、烫画,各地叫法不同,是我国一种极其珍贵的画种
小两口在承包地里试种了二亩多的葫芦,以后准备扩大种植规模
姚真真的“南樵烙印”烙画工作室里摆满了各式葫芦
姚真真对每一件烙画作品都精益求精
姚真真正忙着在葫芦上制作客户订做的烙画
姚真真正在木板上烙画
葫芦烙画首先在葫芦上勾勒出人物的轮廓,然后用烙铁一点一点烙出来,使其呈现出黄、黑等不同的颜色图案
7月15日,在安徽省亳州市筑梦社区 “南樵烙印”烙画工作室,姚真真正在挑选适合烙画的葫芦
姚真真今年30岁,是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镇马营村村民。姚真真的爷爷擅长烙画,姚真真小时候对烙画就特别喜欢,经常聚精会神地看爷爷烙画,还时不时动手自己学着烙起来。姚真真心灵手巧,认真苦学,对烙画艺术情有独钟,长大后经常外出进修学习绘画技巧,她先后多次向国内烙画大师求教,在祖辈的基础上精益求精,通过不断地丰富创新, 她不仅能在葫芦上烙画,还能在木板、宣纸、丝绸等材料上进行烙画。
多年来对烙画艺术一直孜孜不倦的追求,姚真真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倾心创作出近两百幅精美的烙画作品,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随着知名度不断提高,2016年她成立了自己的“南樵烙印”烙画工作室,并入驻了亳州筑梦社区。如今,来找姚真真订购作品的人越来越多,她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她还把自己的工作室放到网上,让更多人了解亳州烙画。姚真真说,下一步她准备结合亳州悠久的药、酒文化,把自己的烙画葫芦做成药葫芦和酒葫芦,做大自己的烙画事业。
张延林 屈广法 摄
新闻推荐
7月12日,谯城区爱心协会组织爱心人士开展向百位老人送清凉活动。当天,爱心人士来到谯城区汤陵办事处汤陵社区,给社区里的环卫工人送去了毛巾、遮阳伞、食用油和大米,随后,爱心人士还给辖区里的百位老...
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亳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