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武长鹏
4年前,李明从江南水乡芜湖来到皖北亳州,投身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区的建设。他通过在平凡的岗位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以年年考核优秀的业绩,在安徽南北园区合作共建中扑下身来,融入皖北振兴的大潮中。
今年已40岁的李明,2014年作为芜湖市援助亳州干部的成员之一,告别家人被选派到他乡工作。刚到亳芜现代产业园区时,面对领导交付的组织人事、机关效能建设和督察督办等各项陌生工作,李明二话不说挑起重担,把规范工作程序、刻苦钻研业务、成为精通业务的行家里手作为目标,很快对各项工作由陌生到熟悉,具备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表现出较强的业务素质、工作水平和协调能力。
以效能考核、督察督办工作完成情况作为组织选拔任用干部一项依据,通过干部个人事项报告情况建立干部廉政档案……工作中,李明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科学分解任务,从而将自己所负责的各项工作更好地贯通到一起,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自选派到亳州工作以来,李明已连续4年获得年度考核优秀。
2016年,在省市全面落实从严治党所进行的专项整治工作中,李明一个人负责园区的干部人事管理突出问题、干部人事档案涂改造假、违规办理和持有因私出国(境)证件、干部选拔任用、领导干部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多项专项整治工作。整整两个月时间,他每天加班加点,没有回过家,最终对园区在编、挂职、选派干部的人事档案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整理归档,并建立了劳务派遣用工人员的临时档案,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干部档案资料;收缴管理园区干部因私出国 (境)证件27本;延伸建立园区所有在编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
同事们说,作为一名选派干部,李明没有因为个人原因耽误过一天工作。儿子小时候患了病,至今仍需每年到上海复诊,他没有时间陪伴;妻子身体不适需要手术,因李明工作的原因而一拖再拖,到现在都没有治疗……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李明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通过平凡的工作折射出党员的先进性。他以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新时期对共产党员的要求,做到了慎独、慎言、慎欲、慎为,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把各项工作置于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中,以坚强的党性,争当政治坚定、服务大局的模范。
新闻推荐
外出和父母团聚的孩子们排队上车等车的父子仨看着手机,笑容满面“候鸟”踏上团聚路有父母回来接的,有爷爷奶奶送的,还有亲戚...
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亳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