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18日下午,全市大气污染防治专题报告会举行。市委书记汪一光主持报告会,市委副书记方晓利参加报告会。
会议邀请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所副所长胡京南围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科技支撑作专题报告。胡京南研究领域为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气重污染成因分析与应急技术研究、机动车污染防治研究,是第一批“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获美国环保局科学成果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报告会上,胡京南围绕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一市一策”跟踪研究工作、对亳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的几点思考等方面,作了精彩报告,不仅系统讲解了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分析了工作路径,分享了先进经验做法,又针对亳州市应对大气污染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
汪一光指出,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亳州市突出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突出抓好中心城区网格化综合治理,不断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上半年,亳州市空气质量逐月改善,PM2.5从1月份的109.2微克/立方米下降至6月份的36.5微克/立方米,7月1日至7月14日平均为22.7微克/立方米。
汪一光要求,要认真学习领会报告会内容,应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去。要在学习中成长,在工作中进步,不断通过各种方式,提高专业水平,提升工作能力。要进一步坚定决心,明确思路,采取有力举措,扎扎实实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各项工作。
市领导金春龙、侯化、秦凤玉等参加报告会。
(记者 杨文刚)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综述
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亳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