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全市初三学生复学首日,特警支队三大队开展护学行动,加强校园周边巡逻值守,疏导交通,帮助学生搬运行李,为校园师生安全筑起防护墙。 吴辉 记者 李锦文 摄
市人民医院胸外科负责人王坤为亳州学院附属学校初三学生开启复学第一课
专用的进校通道,不同颜色的地标,“服务”周到的老师……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准备、演练,4月13日,亳州市各校初三年级学生正式返校,在春日的校园里迎来“迎考时光”。
启用智能门禁刷脸测温入校
4月13日上午7时,亳州九中初三学生开始陆续入校。校门前,学校的党员志愿者、保安忙着帮学生拿行李,用电动三轮车将行李运送至宿舍楼。几名特警队员也行动起来,给学生们提供帮助。记者看到,一位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手拿消毒喷枪,对每一辆运送学生行李的电动三轮车进行消毒。
“体温正常,请进入!”学生们通过学校的智能门禁系统识别身份、测温、消毒后进入校园。
“我们设置了5个自动并识别测温通道,1个人工测温通道。”亳州九中副校长刘兴利说,开学前学生们已通过老师发送的链接进行了入校自动识别系统的注册,上传了自己的个人信息和照片,入校时只需扫下脸,系统便可自动识别学生身份,同时进行测温,身份被识别且体温正常方可进入。如果系统无法识别或学生信息未成功注册,则可通过人工测温通道,由老师对其进行测温、消毒方可进入。
刘兴利说,智能门禁是智慧校园建设的一部分,除了方便对学校师生进行身份识别外,还方便学校追踪学生入校、出校情况。
开学第一堂课抗疫英雄主讲
当日上午,亳州九中防疫指导员利用广播对学生进行了防疫知识教育。据刘兴利介绍,该校600余名初三学生由13个班级按照每班不超过40人的要求分为了16个班。当日下午,初三年级各班班主任将召开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入校安全教育和心理辅导。
亳州学院附属学校则请来了曾奋战一线留观病房抗击疫情的市人民医院胸外科负责人王坤,为学生做防疫知识教育,与学生们分享自己抗疫一线的故事和抗疫背后的心理历程。
学校对王坤在九年级15班为学生们上的这特殊一课进行了同步录制,随后将通过班班通在全校九年级其他班级进行播放。
“之前了解过很多抗疫英雄的故事,但那都是通过电视屏幕,今天近距离听医生讲述抗疫一线故事,感触更深,觉得这些医护人员们特别了不起。”该校九年级15班学生王硕说。
摸底学习情况线上线下衔接
据了解,4月13日亳州市有274所学校的初三年级开学,8万余名学生有序返校。
在开学前,亳州市已为全市所有初三年级且无校医的学校配备了300多名防疫指导员,并通过多种渠道做好洗手液、口罩、体温检测设备等防控物资储备工作,截至开学前一天,全市已储备口罩197.6万只、消毒液17.2万升、测温枪8086个。
各校对学生入校的每一个场景均进行了模拟演练,并通过相关部门进行了复学验收。接下来的一周,各校将通过各自方式完成对学生线上学习情况的摸底,做好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的衔接工作。(记者曾莹莹文/图)
新闻推荐
入校检测不遗漏戴着口罩上课堂4月7日,市第十八中学的高三学生正在有序进入校园三点一线保安全4月7日,市第十八中学的高三学...
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亳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