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暖,杨絮又开始在城区的大街小巷乱飞,不仅影响市民出行,也让众多过敏者苦不堪言。记者从市园林处了解到,如今城区的杨树已经被其他绿化树取代,市区的杨絮大多是从郊区和乡村飘来的,杨絮飘飞的时间将会持续十多天左右,有过敏、哮喘等疾病的市民出行时要做好防护工作。
杨絮飘飞惹人烦
五一假期开始,最高气温一度达到了36℃,艳阳高照的好天气给市民出行游玩带来好心情。然而,与好天气一同而来的还有随处飘飞的杨絮,记者在城区走访发现,城区不少街道都飘起了白花花的杨絮。絮毛随风漫天飞舞,不断往人们鼻子、嘴巴甚至眼睛里钻。
路边不少商铺为防止絮毛进入,都是店门紧闭。路上市民为防止絮毛骚扰,也都用帽子、眼镜和口罩“武装”自己。
在景区里,戴着口罩游玩的游客,一边欣赏美景,一边用手轻轻扇着飘到脸周围的杨絮。偶尔还会有人在杨絮的刺激下捂嘴打个喷嚏。“往年五一出来玩的时候,杨絮飘飞的旺季已经过了,今年可能因为天气热的晚,假期期间特别多。”一游客表示,虽然四处飞舞的杨絮给游玩增添了小烦恼,但是并不影响疫情稳定后,大家外出放飞心情的开心劲儿。
“最近一周杨絮突然多了,家里都不敢开窗,飞进屋里很难打扫。出门更是粘得全身都是,挺烦人的。”家住光明小区的刘女士说,她皮肤比较敏感,加上家中有小宝宝,很怕杨絮飘进家里。
已砍33万棵杨树
四处乱飞的杨絮也让马路保洁员苦不堪言。市区沿河路一位保洁员告诉记者,最近这几天杨絮像下雪一样,特别是遇到起风,被吹得到处跑。在一些杨树密集路段,好不容易扫干净一段道路,另外一段又落满了。对于这些调皮的“家伙”,他们很无奈。
“杨树、柳树这些树种在生长过程中都会开花飘絮,属自然现象。这种现象一般会持续半个月左右。”亳州市园林中心局局长王强介绍,亳州市杨树的种植比例已经逐年下降,目前市区已经砍掉了33万棵杨树,用女贞、法国梧桐、银杏等树种替代。
王强表示,目前属于市区公共园林范围内的杨树已经砍伐,私人种植的杨树工作人员也引导进行砍伐。虽然杨絮给大家带来不少困扰,但杨树对生态环境的贡献还是值得肯定的。杨树作为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茂盛的树冠可以起到很好的降温增湿效果,并且吸收空气及土壤里的有毒、有害物质,对降低空气中的扬尘及PM2.5浓度也有一定的效果,因此其生态价值是不可否认的。
防火防敏这样做
需要提醒的是,因杨絮十分易燃,且容易连成片,一旦起火会迅速蔓延。记者从消防部门了解到,近几天来,亳州市已经发生多起因杨絮造成的火灾。
消防部门提醒,烟民切记将烟头完全熄灭后再丢弃,居民家中的厨房窗户最好配置纱窗,以防在生火做饭时因杨絮飘入而带来安全隐患。工厂的锯切、抛光等工序车间特别要防止火星引燃飘入的杨絮。此外,多在地面洒水降燥,也是治理杨絮的好办法。
杨絮也极易引发皮肤及其他过敏。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医生提醒,杨絮在飘飞过程中附带传播花粉,会导致一些过敏体质者出现打喷嚏、流清涕、皮肤发痒等症状。另外,杨絮还会引起人体眼、鼻、口等处的不适,极易被吸入呼吸道。
过敏人群在杨絮飘飞的季节出门,可以戴帽子、口罩,穿长袖衣物,同时要特别注意口、眼、鼻等处的防护。当杨絮落到口、鼻、眼等处时,不要用手去抓挠,要用清水洗脸,或者用纸巾来擦拭。(记者李锦文)
新闻推荐
新华社记者5月6日,武汉市5.78万名高三年级毕业生和中职、技工学校毕业年级学生重返校园,迎来“特殊时期”开学复课第一天。...
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亳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