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正在食堂打饭
做多了,吃不完,浪费可惜;做少了,不够吃,就餐者有意见……一顿饭到底该做多少?曾经是困扰亳州市机关食堂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如今,亳州市各机关食堂“各显神通”,有的实行“订餐制”,有的实行分次拿餐,既保证让就餐者吃得饱、吃得好,又避免了浪费。
“今日餐单:宫保鸡腿肉、卤菜干、青椒土豆丝,需要订餐的同志请10点之前留言。”8月20日,市中级人民法院机关食堂用餐微信群里,食堂的武师傅在上午8点30分左右,按照惯例发布了订餐提示。随后,一条条订餐留言出现在了群里。“一看微信订餐留言,我们就能按人做饭,不会再多做浪费了。”食堂的武师傅高兴地说。
这是市中院食堂推行“订餐制”严防浪费的一项实招。
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全面压缩“三公经费”,亳州中院建起了单位食堂。运行之初,经常存在订餐人数与用餐人数难以吻合、每餐存有浪费等问题。为破解这一弊端,亳州中院食堂推行“订餐制”,根据用餐人数合理安排饭菜,有效避免了“人多饭少”的用餐矛盾与“饭多人少”的用餐浪费。
“这个桶是盛放倒掉的剩饭、菜汤之类的,以前能倒半桶多,现在只有三分之一了。”该院一位干警介绍,现在干警们的节约意识也在增强,“吃多少,拿多少,拿了就尽量吃完,不能浪费”。
除了市中院的食堂,记者在其他机关食堂里,也看到了一幕幕节约的场景。
在谯城公安分局北关派出所食堂里,记者看到,干警们每次取餐时餐盘里的食物并不多,如果不够吃的话,他们可以再去取。“本来觉得挺饿的,就想着多打点饭,可是吃着吃着就发现撑了,吃不下去了。现在分多次取,就能避免浪费了。”一位干警说,勤俭节约既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对广大辛苦种粮者的尊重。
市医保局在食堂显眼位置张贴了温馨提示标语,要求员工适量点餐,他们还专门开会进行部署,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就餐时自觉拒绝排场,要理性消费。此外,该局还要求公务接待要简朴,严格控制接待标准和陪餐人数,坚决遏制公款接待餐饮的浪费行为。(记者李锦文文/图)
新闻推荐
执勤交警将伤者抬上救护车交警帮忙扶正伤者肢体执勤交警询问伤者受伤情况8月19日8时许,亳州交警一大队执勤交警接到110指...
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亳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