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是安徽省小麦主产区,虽然去年秋种期间干旱少雨,使小麦播种期拉长,同时寒流的过早来临也导致小麦生长缓慢,但近期小麦苗情快速转化。记者从3月18日在涡阳县召开的全省淮北麦区小麦春季田管现场会上了解到,一类苗和二类苗的比重提高了20个百分点,苗齐、苗全是今年小麦生长状况迥异于去年的突出特点。“当前正是安徽省小麦追施拔节肥的关键时期,据统计,目前全省小麦拔节面积已经占到播种面积的50%以上,已经追施拔节肥的占播种面积的21%。 ”省农委主任张华建表示,小麦拔节肥能不能施好,追施覆盖面怎样,将直接决定今年小麦产量。 ”
拔节孕穗期是决定小麦成穗率和结实率,夺取壮秆大穗的关键时期,也是小麦一生中的第二个需肥高峰期。这一时期,小麦需肥量一般占总需肥量的50%左右。科学追施拔节肥,可以保证小麦生长需要,形成大穗,增加粒数,一般每穗可增加3粒—4粒。安徽省淮北麦区小麦拔节肥施用量一般每亩追施尿素8公斤—10公斤。前期磷钾肥施用较少的田块应追施高浓度的三元复合(混)肥,每亩10公斤—15公斤,加尿素5公斤—8公斤为宜。趁雨或结合灌溉撒施肥料。施过返青肥推迟追肥的每亩用尿素3公斤—5公斤。
当前皖北地区还要注重防治纹枯病,密切关注蚜虫、吸浆虫等,能否控制住病虫害,对今年小麦丰收至关重要。省植保总站副总农艺师包文新提出了皖北麦区病虫害防治技术意见,眼下农户要以防治小麦纹枯病为主,4月中旬以后要重点防治小麦赤霉病同时兼治小麦蚜虫。
在4月至5月小麦后期生长期间,麦农要着力预防倒春寒、干旱和干热风天气。
本报记者 喻寒松
新闻推荐
10月6日上午,一个三十多岁,衣着讲究的成年男子匆匆忙忙走进了涡阳县花沟信用社营业大厅。“同志,取钱。 ”操着一口外地口音的他递上一本存折。“好的,请稍等。 ”我接过存折一看,发现户名是...
涡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涡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