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小冯往存折上存入1200元。看着存折上的数字,他有些激动,这是他人生第一次拿工资。 3个月前,他还只是一名服刑人员,“是‘妈妈\’的关心,让我彻底洗心革面,我要学会好好生活”。小冯所说的“妈妈”,就是共产党员涡阳县法院少年法庭庭长李敏。
今年3月8日,李敏从亳州市看守所将刑满释放的小冯接出来,不仅照顾他的生活,还到处找人安排工作。经过努力,一家汽修厂的老板抛弃了对刑满释放人员的歧视,接收了小冯。
小冯是吉林省磐石市人, 3个月大的时候母亲改嫁, 10岁时父亲去世,没有了父母的小冯,十来岁就单独生活,和社会上一些人混在了一起。去年9月7日,在别人的诱惑下,他参与了盗窃。审判的时候,小冯家里无一人到场,看到他瘦弱的身影,李敏庭长说她举起法槌的时候,心里感觉酸酸的,难道这个孩子就这么完了? 6个月的拘役结束后这孩子怎么办?
接小冯这天,李敏专门给他买了被子、被单、洗涮用具。 4月底,在奔走了几家企业后,终于为小冯找到了生路。在汽修厂,李敏把小冯安置到职工宿舍里,给他铺好被子、床单,并留下自己的电话。李敏说:“不要有什么顾虑,别人都只知道你是我的远房亲友,是来这儿学技术的,有什么难事就给我打电话,我也会定期来看你。”不擅言辞的小冯感激地说:“没想到这么快给我找到了工作,谢谢‘妈妈\’,我会好好干,用自己的行动来报答您! ”
在李敏的桌子上,记者见到一封信,是涡阳高中生小武写的,一次小武和同学饮酒后,与路人发生厮打争执,随后动刀发生血案。事后4人十分后悔,在争取受害人理解的基础上,4人被免于刑事处罚。但是美好前程一下子变得黯淡下来,想到几个孩子都是初犯,李敏联系学校,联系教育主管部门,在法院领导的支持下,终于为他们恢复了学籍。后来4名学生全部考上大学,如今都走上了工作岗位,小武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一位。
在李敏的办公室有很多这样的信件,她都认真回复每一封来信,因为她知道那是一份份期望。春风化雨细无声,今年47岁的李敏,一双充满慈爱的眼睛总是笑眯眯的。她从1995年开始从事少年法庭工作,在她的手下不知经办了多少案子,近两年就审理44件57人,无一人重新犯罪。
李敏说:“一次敲击就决定了孩子的命运和几个家庭的幸福,你说这法槌重不重? ”正是凭着这种责任感,李敏所在的少年法庭先后被亳州市中院授予“集体三等功”,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少年审判工作先进单位”。·李涛孙良义本报记者常振龙·
新闻推荐
涡阳消防官兵奋战7小时成功排险
涡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涡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