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 蒙城新闻 涡阳新闻 利辛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亳州市 > 涡阳新闻 > 正文

嵇康后人 如今姓“ ”?

来源:亳州新报 2014-04-23 16:19   https://www.yybnet.net/

永康的身份证和工作证,姓氏不同 及 刂只要能手写的证件,永康都将姓氏写为 及 刂 及 刂

·编者按·

在中国,姓氏是一种家族称号,形成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的基本单元,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可以说,一个姓氏,一个社会,一种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姓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除了“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些常见姓氏以外,还有一些姓氏则是我们不常见到的,即所谓的稀有姓氏。

有人说,拥有一个稀有姓氏是件快乐的事,别人可能因此深深地记住你;也有人说,拥有一个生僻姓氏又很烦恼,不定什么时候就闹笑话了。不过,这一切都没有谁对谁错,祖先将它赐予我们,这就是最幸运的事。

本报今日推出系列报道“寻找亳州稀有姓氏”,带你探寻亳州市稀有姓氏的历史渊源和那些美丽的传说故事。

ji

“  ”,读“ ”,字典上查不到,电脑上打不出,但在涡阳却有800多人姓“  ”,传说他们是嵇康后人,改姓“  ”是为了避难。“  ”的意思是:及时跑,不然会被杀头。

字罕见  村民被迫更改姓氏

在涡阳县有一个特殊的姓氏,   姓,因为新华字典等各类字典中均找不到这个字,官方的不认可让这个家族很无奈,很多人为了生活方便不得不更改姓氏。有人说,他们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后代,但他们对这些民间传说并不感兴趣,最大的愿望是身份证上可以登记自己的本姓。

58岁的  永康是一名中学教师,涡阳县西阳镇瓦房东集村村民。他告诉记者,涡阳县   姓约有800多人,西阳镇瓦房村的东及村和西及村,以及该镇王庙村的小及庄的   姓人最多,约有400多人,另外高炉镇也有一些   姓人。

永康说,全国有很多“及”姓人,但据他了解,“   ”姓仅涡阳有,因各大字典中均找不到此字,电脑中也打不出来,所以在入户口时,村民们不得不将“  ”字用 “及”字代替,又因曾有外地人将  姓打工者的姓氏误读成“剧”,而我国确有“剧”这个姓,也有村民将自己的姓氏改成“剧”的。

很多原以“   ”字命名的村庄,现在也都写成了“及”。

“只要能手写的,我都会写成  ,必须用电脑打出来的,都写成‘及\’了。”   永康拿出自己的身份证、户口簿、职称证书等,展示给记者看。

民间传说姓人因避难来此

对于  姓的来源,祖根在何处,村民们谁也说不清楚,只有一个简单的民间说法,代代相传。

“传说我们的祖先是在朝中做大官的,后来得罪了奸臣逆贼,惹来灭门之祸,后辈们为逃避追杀,就躲到了涡阳,改名换姓安定了下来。”  永康的父亲,84岁的   金岭老人说,对于   这个姓的解释,有一个说法,就是告诉大家及时跑,再不跑刀就架脖子上了,就要被杀头了。

金岭还记得解放前,在距离村子三四里路的范蠡村有一大祖坟,这个坟地势很高,面积有两间房子那么大,附近两个村庄的   姓人每年都去祖坟祭祀。解放后,坟被平了,还有人在坟地里挖出了古时官员帽子上的“顶子”。

“有人见过,可我没见过,后来听说是被贼偷走了。”   金岭说。

有人猜测姓人为嵇康后裔

涡阳老子文化办、历史人文研究员石芳霞认为,涡阳   姓人可能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后代。

石芳霞说,她在考证嵇康故里在涡阳嵇山时,据许多村民相传,此村以前有姓氏100多个,目前有姓氏67个,唯独没有嵇康之嵇姓。究其原因,大致两种说法。一说,嵇康之嵇姓族人大部分背井离乡,投奔亲友,有的归隐朝中,有的不知去向。一说, 嵇康之嵇姓族人少部分更名换姓,躬耕田园,至今仍守护在嵇康故里郭黄楼村。

石弓镇郭黄楼村村民黄明贤说,他也曾听过一个传说,就是嵇康后裔为躲避追杀,一部分迁走了,一部分人则更改了姓氏,有的改为“姬”,就生活在本村,有的则改为“   ”,南迁涡河沿岸。

村民盼望字入册国家字典

姓人是不是嵇康后裔,还有待历史考证,村民们对此也并不太感兴趣,他们在意的是,自己的本姓,是否还能继续延续下去。

“户口簿、身份证上不是自己的本姓,让我们很难过,可能再过几十年,后辈们就慢慢忘记自己的本姓了。”   永康说。

因电脑中打不出此字,这个罕见的姓氏给   姓人带来了很多麻烦。

“评职称没法评,其他人只要条件符合就能评上,我就要几经周折。档案上手写的姓氏跟户口簿、身份证的姓还不一致。”  永康说。

涡阳县高炉镇陆杨村及庄村民  如详的儿子,1995年考大学时,志愿填写

姓,而录取通知书却被误打成了“剧”姓,从此,儿子便姓了“剧”,自己身份证上却是“及”。

如详说,他们村里有位叫金文献的医生,多年前,为了圆村里  姓老革命军人们回归本姓的愿望,曾给时任国家文化部部长写过一封信,但没有回音。

“姓是祖先留下来的,为啥就不能认可呢?我们现在不能光明正大的用自己的本姓,总觉得对不起祖先,做梦都想把我们的姓氏列入国家的字典。” 84岁的金岭老人说。记者 曾莹莹

新闻推荐

多措施并举关爱流动人口

近日,涡阳县石弓镇采取了多种措施,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该镇为准备外出务工的流动人口免费上门办理婚育证明,免费车接车送做孕前优...

涡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涡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慰问涡阳孤寡老人2014-05-05 19:57
猜你喜欢:
评论:(嵇康后人 如今姓“ ”?)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