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县楚店镇后水波村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示范区超高产攻关田。张延林 摄
经过丈量,测产小麦面积为3.33亩,符合相关规定。张延林 摄
{}
现场测出单产最高值
6月9日下午,安徽省科技厅组织专家组,对位于亳州市涡阳县楚店镇后水波村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示范区超高产攻关田进行了实收测产,实收平均亩产为758.5公斤,成为今年安徽小麦最高单产纪录。
自2012年成为全省首个小麦亩产千斤市以来,亳州市不断进行小麦高产攻关,通过加强后期田管、强化示范带动、完善保障机制等举措,连续几年均保持了平均亩产千斤以上的高产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皖北粮仓”、产粮大市。
得到省测产专家组要来测产的消息后,忙活了一上午的张子付没来得及吃中午饭,便开始检查收割机、粮食运输三轮车等机械,以免耽误现场收割,影响专家测产。
“我流转了580多亩地,全部种上了小麦,最近几天都在忙着收割。超高产攻关田的小麦已经熟透,就等着专家组前来实地测产呢。”涡阳县楚店镇后水波村种粮大户张子付说。
由于种植经验丰富、小麦产量较高,张子付所承包的这些田地,被列入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示范区,并承担着100亩的超高产攻关田的攻关任务。
6月9日下午,由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技推广总站、安徽省种子管理站、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等单位人员组成的测产专家组,从这100亩超高产攻关田中随机选取一块进行收割,然后按照程序进行测产。
“按照规定,测产面积不得小于3亩,我们收割后经实地测量,面积为3.33亩,然后再对收割的小麦进行称重,去除杂质、水分,按照国家粮食入库安全含水量13%计算实际亩产,这块地实收平均亩产为758.5公斤。”省测产专家组组长、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马传喜说。
据了解,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由国家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等单位与各粮食主产区市县联合实施,示范区的超高产攻关田产量目标为650公斤每亩,是各地平均产量最高的地块。
此前,安徽省测产专家组已经对全省各小麦主产区的攻关田进行了抽样测产,所测结果均低于涡阳单产。
今年的丰收来之不易
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王敬才介绍说,本次测产的小麦平均亩产为758.5公斤,产量虽然比去年要低,但丰收来之不易。
“前期遭遇了冻害,4月中下旬又发生了赤霉病,幸好我们采取了有效应对措施,把损失降到了最低。”王敬才说,去年涡阳县楚店镇后水波村的这块地,单产达到771.8公斤,创下了全市最高单产纪录。
近几年,由于气候的不断变化,小麦赤霉病在亳州市逐渐由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赤霉病预防成为保持小麦持续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
据王敬才介绍,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赤霉病在小麦抽穗扬花期遇雨、湿度较大或雾霾都易发病,尤其是在小麦抽穗扬花期遇3天以上连阴雨时,极易暴发成灾,轻则减产1—2成,重则减产5成以上,甚至绝收,并且病粒中含有对人畜有害的毒素,严重影响小麦品质,人畜食后会引起中毒,造成经济损失和人身危害。
对此,今年亳州市农业科技人员及时深入田间进行指导,在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的关键时期,开展了有效预防,确保了小麦丰产丰收。
示范带动辐射一大片
楚店镇后水波村超高产示范田是亳州市小麦示范区建设的典型代表。按照合理布局、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原则,亳州市认真落实470万亩省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和47个农业部万亩小麦高产创建和整县、整乡建制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积极实施小麦“万、千、百”示范工程,每个农业重点乡镇都要建立小麦万亩高产示范片2个以上。
同时,充分发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专业化服务组织的经营优势和服务功能,每个万亩示范片至少要有1个种粮大户或家庭农场作支撑,要有1个以上的植保专业服务队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在小麦生产关键时期组织乡村干部、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和广大农民群众开展现场观摩活动,充分发挥示范片的辐射带动效应。
“自去年秋种以来,由于关键技术落实到位,后期田管对气候、病虫害等不利因素进行了有效应对,今年亳州的小麦依然丰收。”陪同专家组完成测产后,王敬才说。
高产攻关一直在路上
通过加强后期田管、强化示范带动、完善保障机制等举措,亳州市小麦高产攻关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为农民增收、国家粮食安全贡献着力量。
去年秋种前,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2014年秋种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方案的通知》,为深入推进省政府新一轮小麦高产攻关活动,进一步巩固小麦亩产千斤市创建成果,促进全市夏粮和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制定了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方案。
亳州市以“稳定面积调结构、依靠科技提单产、改善品质增效益、整体推进建机制”为总体要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业服务,落实关键措施,强化“五良”(良田、良种、良法、良制、良机)配套,巩固提高小麦生产水平,促进“吨粮市”创建目标顺利实现。
“全市小麦面积稳定在600万亩以上,平均亩产达500公斤以上,三县一区小麦平均亩产全部达500公斤以上。”王敬才说,这是去年秋种时亳州市设定的目标。
按照高产攻关实施方案,亳州市科学选择品种,推广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提高整地质量,主攻播种质量,扩大配方肥施用面积、综合防控病虫草害,确保了小麦高产攻关工作稳步推进。
近年来,亳州市坚持了小麦苗情、墒情、病虫情、灾情“四情”监测和会商常态化制度,并通过强化宣传培训、开展试验示范、坚持包保责任制、科学防灾减灾、推进社会化服务等,助力小麦高产攻关。
“在认真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基础上,各县区继续保持每年不少于1000万元的财政资金专项用于小麦生产,产粮大县奖励资金重点用于攻关关键环节的物化补贴和奖励,强化涉农项目和资金整合等,这些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项目资金和补贴资金在小麦生产中的作用。”王敬才说,亳州作为农业大市,将继续深入推进小麦高产攻关,让土地增效、农民增收。
记者 蒋海涛
新闻推荐
6月4日,涡阳供电公司电力工程施工人员正在对10千伏标里09线进行检修,消除线路安全隐患。为保障“三夏”期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涡阳县供电公...
涡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涡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