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洋洋在制作发簪
邓洋洋制作的步摇
自制簪子乐趣多
发簪、步摇统称为簪子,这是古代女性用来固定和装饰头发的一种首饰,对于现代女性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古老的名词了。不过,近年来,这些复古饰品被特立独行的达人重新拾起,不仅用发簪、步摇打扮自己,还自制簪子,再现古代女子的美丽风采。
发簪式样十分丰富,主要变化多集中在簪首。它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还常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作簪首形状。常见的花形有梅花、莲花、菊花、桃花、牡丹花和芙蓉花等。以动物为簪首的发簪,常见的有龙凤、麒麟、燕雀及游鱼等,其中以凤簪最多,制作也最为精致。
85后达人邓洋洋是涡阳县人,近年来,人们可以经常在市区花戏楼景点附近见到她,在这里不为别的,就为展示她自制的簪子。
日前的一个下午,当记者见到邓洋洋时,她正在整理大大小小的发饰制作材料,在她面前,钳子、摄子、珍珠、金属片、流苏,粗略数一下,至少有30种制作簪子的物件儿。
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一头垂至腰间的长发,邓洋洋给人清新脱俗的感觉。静静地坐在小桌前,拿起一个长约10厘米的金属棒和一颗白色的珍珠,用摄子小心地把珍珠与金属底座固定起来,然后再用金属丝将珍珠与金属棒连接在一起,一个简单的发簪便做好了。
“这样的发簪专业术语叫单簪,是发簪中最简单的款式,做起来容易,也最受欢迎。”拿起刚做好的发簪,邓洋洋笑着告诉记者,单簪的外形干净利落,形态简洁,制作简便,应用场合广泛,日常佩戴也好,出古装造型也好,单簪都可以达到目的,不少到花戏楼游玩的人临走时都会在她的小摊前选一个带回去。
相对于发簪而言,制作步摇就复杂得多了。
步摇垂有流苏或坠子,走路的时候,金饰会摆动,栩栩如生。取其行步则动摇,故名步摇。其制作多以黄金屈成龙凤或花朵等形状,用于点缀的饰物有珍珠、玛瑙、B级玉、贝壳、树脂花、琉璃等。
在邓洋洋身边一个方形木架上摆放着她近年来自制的数十款步摇,它们有的金光闪闪,有的银光闪烁,有的采用花朵图案,有的采用卡通图案,搭配细细的流苏和珍珠,各具特色,非常雅致。
拿起一款金光闪闪的凤冠步摇,邓洋洋介绍说,这款步摇以金色为主色调,采用凤凰开屏的样子来设计,上面用红色B级玉点缀,大气端庄,雍容华贵,是为新娘结婚装扮用的。当然,普通的步摇款式还是很多的,邓洋洋制作的步摇里不乏清新典雅的款式,这些款式多以翠绿、天蓝、红、黄等颜色的材料为主,搭配金属链或串珠链,戴于发间,会让人散发出古代女子的优雅味道来。
小小簪子用处多
无论是发簪还是步摇,看起来美丽,但制作起来绝非易事。
“你看我手上这道疤痕,就是穿珠子时被钳子扎破的,一个多月才好,手上经常有伤是很常见的。”邓洋洋说,制作簪子,有的零件只有芝麻粒大小,中间要用线,还要用不少工具,非常繁琐。
制作的过程虽不易,但邓洋洋却一直非常喜欢。她说,将长发高高挽起,插上一枚别致的簪子,再配上典雅的长裙,即便性格再外放的女性,也可以成为让人眼前一亮的古典美人。簪子金属的光泽闪耀在发间,加上小而巧的坠饰,长发的风情便又是一种不一样的感受了。
从小,邓洋洋就非常喜欢动手做东西。几年前,刚开始动手制作簪子时,她专门看了不少书,从书中琢磨制作簪子的技巧,她还常把看到的美景截成一幅幅小图放在电脑里,作为设计簪子的资料储备。
邓洋洋制作的簪子都是她自己设计的,每当灵感来了,她便迅速动手制作,有时一天能设计出两三款发簪或步摇;而当没有灵感时,她宁愿停止制作也不会去仿造别人的设计。她认为,既然喜欢就要自己设计自己做,制作簪子的过程也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仿造别人的设计就等于是盗窃。
自制簪子多年来,邓洋洋已经制作了数百个发簪和步摇,大部分都已卖掉,每卖掉一款,她也不会再做一个同样的摆放出来。她说,手工制作的东西是独一无二的,如果一种款式大批量复制,就失去了手工制作的含义了,对于欣赏它的人来说也失去了珍藏的意义。
一开始做簪子时,邓洋洋原本是打算自己用的,后来做得多了才想到对外出售。现在,不少市民慕名找到她,想尝试制作簪子,此时,邓洋洋会非常热心地教大家。邓洋洋说,做这行时间久了,现在想在簪子的款式上进行再创新,她打算把具有亳州特色的元素应用到簪子制作当中来,例如芍花、牡丹,还有亳州的名胜古迹和传说故事中的人物,这些都将是未来她设计簪子的灵感和应用元素,她希望小小的簪子不仅能发挥固发美饰的作用,而且能成为展示药都本土文化的窗口,让别人透过小小的簪子感受到亳州人文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记者 刘景侠
新闻推荐
7月31日上午,电力施工人员在对亳州市涡阳县城东街道办事处王府寨村用电线路进行升级改造。连日来,亳州供电公司主动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作业步伐,切实解决农村供电“...
涡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涡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