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委出台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发展指明方向
2015年12月22日至23日,市委三届九次全会表决通过《中共亳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亳州市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建议》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主线,提出要大力推进创新发展,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大力推进协调发展,构筑城乡统筹新格局;大力推进绿色发展,打造生态平衡新样板;大力推进开放发展,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大力推进共享发展,实现人民福祉新提升,力争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财政收入突破200亿元。
2.谯城经开区现代中药基地入围首批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调转促”稳步推进
2015年9月18日至19日,在全省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动员大会上,授牌的第一批14个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中,谯城经开区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入围。10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作出了“四大发展目标、十大重点工程、五大保障措施”的总体部署,即“4105”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决定,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尤其是加快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作为全市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重要抓手,加强政府统筹、资源整合,实施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强化问题导向、创新驱动,推进绿色发展、转型升级,努力推动亳州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走出一条具有亳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3.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入列全省第一方阵,GDP增速首超全省平均水平
2015年,亳州市14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入列全省第一方阵,预计全年亳州市GDP增速将在9%以上,建市以来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前11个月,在省统计局公布的24项主要经济指标中,亳州市多数指标增速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其中22项指标增速居全省前8位,14项指标增速居全省前5位,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
4.“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扎实有效开展,解决一批“不严不实”问题
2015年5月12日,市委印发《关于在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施方案》,正式启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照“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要求,把“三聚焦三查找三确保”作为一条主线,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把思想教育、党性分析、整改落实、立规执纪结合起来,坚持以上率下,积极开展个人自学,认真讲好专题党课,用好正反两方面的镜子,深入进行学习研讨,突出问题导向,注重边查边改,一些“不严不实”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5.网上办事大厅全覆盖,智慧城市建设成功入选“国家队”
继2014年12月1日,亳州市网上办事大厅正式启用后,各县区厅也于2015年2月28日启动试运行,实现了网上办事大厅全覆盖。7月31日,“我家亳州”手机客户端正式上线,这也标志着亳州市成为全省首个实现公共服务“一手掌握”的省辖市。同时,亳州市大力推进数字城管建设,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确化,并在全省率先建设网上贷款平台,破解个人创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系列举措加快了亳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步伐。2015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和科学技术部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公布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的通知》,确定了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亳州市榜上有名。
6.“书香亳州”建设启动,国学经典教育引向深入
2015年4月,亳州市出台《关于开展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亳州的意见》,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启动书香机关、书香企业、书香校园、书香村居、书香家庭建设,在农村、社区广泛开展“国学经典”“法律知识”“道德模范”三堂课宣讲教育,努力形成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气,提升全市公民的学习阅读能力和文明素养。亳州市国学经典进课堂活动成效明显,入选全国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秀案例,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在国学经典进课堂的基础上,亳州市又围绕“以孝为根,以德为本,以爱为魂”,全面推进“国学经典六进”活动,即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企业的全民性学习活动,国学经典教育让亳州书香更浓郁。
7.治堵频出“组合拳”,城区交通更畅达
2015年10月18日起,市中心汽车站、亳州汽车站(客运北站)、市客运公司汽车站(马车社)和市汽车南站全部关闭,搬迁到在城南、城西和城北的三个临时站点。市中心汽车站这四个车站都在城区闹市区,严重影响城区交通,此次市区四车站集体“搬新家”,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让城区交通秩序更有序规范,方便出行。经过7个多月的维修加固作业,11月15日,涡河魏武大道桥(原人民大桥)修复后通车,让魏武大道南北再次畅达。12月1日,市区利辛路正式通车。利辛路东至魏武大道,西接涡阳路,利辛路的通车,标志这亳州市又一重要断头路被打通,城区治堵成效明显。
8.全省小麦最高单产在涡阳诞生,吨粮市目标不再遥远
2015年6月9日下午,安徽省科技厅组织专家组,对位于涡阳县楚店镇后水波村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示范区超高产攻关田,进行了实收测产,实收平均亩产为758.5公斤,成为2015年安徽小麦最高单产纪录。亳州作为安徽小麦主产区,自2012年成为全省首个小麦亩产千斤市以来,不断进行小麦高产攻关,小麦良种、良法相配套管理到位,2015年小麦曾受到冻害、赤霉病等不利因素影响,高产攻关田亩产达到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之前,亳州市夏粮生产实现“十一连增”,2015年亳州市小麦依然丰收,亳州市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这说明亳州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吨粮市”目标不再遥远。
9.“新三板”挂牌实现零突破,进一步破解企业融资难
2015年5月,亳州市芍花堂药业有限公司正式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实现亳州市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零的突破。自4月21日亳州市正式启动“新三板”挂牌工作以来,已连续召开多次“新三板”工作调度会、多次专题培训会和企业券商对接会。目前,全市“新三板”工作正有序有效推进,截至目前,全市在“新三板”挂牌企业4家。
10.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到2018年底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2015年12月,亳州市出台《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全面部署亳州市脱贫攻坚工作。《意见》规定,按照“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总要求,坚持“五个一批”,落实“六个精准”,全面实施八大工程20项重点工作,确保2015年底实现出列73个村、脱贫8.9万人,2016年底实现出列88个村、脱贫10.4万人,2017年底实现出列77个村、脱贫10.8万人,2018年底实现出列48个村、脱贫10万人。到2018年底,全市40.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8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三县一区全部摘帽。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一道同步、全面迈入小康社会。亳州市要求各级各部门学习研究政策,用足用好政策,加强项目谋划,强化项目支撑,层层签订责任书,压紧压实责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11.党建工作多点开花,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
2015年,亳州市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推进、多点开花。积极探索社区党建新路径,创建社区党建“同心家园”,发挥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机关党组织的职能作用,服务了群众、凝聚了力量;选派了第二批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指导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加强党建工作,提高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水平。开展了党代表“四联四送”实践活动,即党代表联系基层党支部送思路、联系党员送服务、联系致富能手送政策、联系困难群众送温暖,让闭会期间党代表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在社会组织中创新设置“枢纽型”党组织,着力清除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盲点,提高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率。另外,从2015年第一季度始,每季度亳州市都开展了基层党建工作督查调度会,让党建工作同其他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谋划,推动了党建工作上台阶。
12.城市规划区户外广告设施进行治理,有效净化城区环境
2015年10月20日起,亳州市开展城市规划区户外广告设施整治工作,按照“统一部署、整体推进、清理到位、完善机制、规范管理”的思路,依法对市城市规划区所有未经合法审批设置的各类户外广告设施、虽经审批但已超过批准期限的各类户外广告设施、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广告技术设置规范的各类广告设施等进行整治,规范了户外广告设置,提高户外广告的档次,实现市容市貌整洁美化,城市品位显著提升。整治后,亳州市中心城区不再审批设置高炮广告、过街广告、楼宇广告。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理,截至目前,已经拆除城区非法户外广告设施5300多处,比原计划任务增加4000多处,让城区环境更赏心悦目、更宜居。(下转05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民间艺术艺人相互交流与合作,近日,苏鲁豫皖的民间小调名家相约涡阳。9日,涡阳县文化馆活动室内座无虚席,民间小调名家欢聚一堂,交...
涡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涡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