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市政府共承办市三届人大六次会议议案5件(并案后为4件)。5件议案主要涉及药业经济发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保护耕地和治理违法建设等4个方面。通过议案的办理,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现将4个议案办理情况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综合施策 促进药业经济健康发展
“关于大力支持规范管理,促进亳州市药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议案”由市药业发展局主办,市药监局、市经信委、市农委、市工商局、市财政局、市质监局、市林业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发展改革委、市金融办、市银监局、亳州经开区管委会、谯城区政府协办。
办理情况:
亳州市高度重视药业经济发展,不断完善产业体系、规范药业市场、推动转型升级,全市药业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加强政策资金支持。2015年,亳州市安排现代中药产业发展引导资金525万元;在编制2016年预算时,已安排不低于2015年的资金量继续扶持;亳州经济开发区以借转补和事后奖补的方式,将1.4亿元“现代中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引导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中药产业项目。
支持中药企业股权融资,建安集团与华安证券合作设立1亿元华安安诚股权投资基金,并已正式签约,主要投向亳州市中医药企业;建安集团与国元证券合作设立10亿元安徽现代中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并正式签约。
创新信贷品种。2014年9月邮储银行开发“中药材仓单质押贷款”业务,把药商手中积压的药材“变现”,累计放款78笔,贷款金额2494.4万元;2014年10月药都银行推出“药都乐”中药材存货质押贷款业务。
指导帮扶企业认证工作。药监部门加大对新办企业帮扶力度,组织专业人员对新办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进行初审和现场指导,并根据中药饮片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实际操作难题,积极与省药监部门沟通、协调解决。
加强药品生产企业监管。在全市开展为期3个月的严厉打击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企业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中药饮片生产企业155家次,检查中药饮片经营企业96家次,摊位18131家次,巡查督查新老交易中心固定门店1116家次,查处涉药案件54件,移交公安机关3起。市药监部门会同国家、省药监局检查辖区内药品生产企业55家,移交稽查处理13家,收回GMP证书10家,吊销GMP证书3家。
加强中药材市场监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2个月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专项整治。对康美中药城、原中药材交易中心、马园香料市场等重点地区进行检查,共检查中药材摊位5841家次,中药材固定经营门店1038家,抽检287批次,办理投诉举报20起,查处违法违规行为2起,立案6起、结案4起。对康美中药城药材交易大厅等重点区域和乳香、檀香等57个重点品种开展检查,共检查摊位8133个,固定门店882家,中药展厅13个,抽取样品48批,查封扣押药品7批次,中药饮片包装袋26包共计915公斤。
(陈显锋 张学杰)
做好综合利用 让秸秆变废为宝
“关于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提高秸秆综合利用能力的议案”和“关于加快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议案”(并案办理)由市农委主办,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农机局、市公安局、市监察局和各县区政府协办。
办理情况:
亳州市结合实际,多措并举,扎实开展了午季小麦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并将其运用于秋季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之中,午秋两季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据统计,全市1250多万亩粮食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3%,比上年提高7%;其中,秸秆直接还田率达74%,比上年提高30%,还田面积达907万亩,其它方式利用率约占9%。
2015年省、市、县三级财政共投入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奖补资金近3亿元,其中省财政投入1.46亿元,市级财政投入2326万元,县区财政投入3600万元以上,重点补贴秸秆综合利用机械、玉米联合收割机、旋耕施肥播种镇压一体机购置以及还田、打捆作业。加大秸秆综合利用机械补贴力度,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标准的基础上,市县又叠加补贴20%,共补贴秸秆打捆机800多台、秸秆粉碎还田机3500多台、玉米联合收割机近3000台、大型多功能一体化播种机127台,有效解决了秸秆利用机械不足的问题。实施秸秆灭茬还田补贴,广泛推广灭茬机灭茬后板茬播种玉米技术模式及玉米大豆秸秆还(离)田播种小麦技术模式,对灭茬还田的每亩补贴20元,促进秸秆还田面积达500万亩,占全市小麦种植面积的80%。实施秸秆打捆离田补贴,对打捆机作业进行补贴,每亩补贴40元,全市打捆离田100万亩,秸秆离田后实行了统一堆放,设置堆放点836个,每个重点村至少安排了1个堆放点。
亳州市在大力推行秸秆直接还田的基础上,鼓励对打捆离田的秸秆实施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原料化等多种利用途径。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皖北首座秸秆发电厂——国能蒙城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建设,国能蒙城生物发电项目已于7月20日并网试运行;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在利辛县和谯城区生物发电项目已核准待批;协调周边秸秆发电厂收购亳州市农作物秸秆,全市共外销秸秆18万吨。据统计,今年除通过直接还田外,利用秸秆发电约18万吨、牛羊饲料约22万吨、农村生活燃料约35.8万吨、造纸及板材原料约5.3万吨、食用菌基料约2万吨,共计83.1万吨。 (陈显锋 张学杰)
强化职业教育 为产业发展育人才
“关于提升亳州市职业教育水平,为‘十大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议案”由市教育局主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委、市财政局、市经信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扶贫办协办。
办理情况:
亳州市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通过营造发展职业教育环境、落实发展职业教育主体责任、完善稳定投入机制、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促进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等做法,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水平,为亳州市“十大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加大职教投入,推进统筹发展。落实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的政策,加大职教经费使用监管力度,改善办学条件。2015年7月份,印发了《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社会力量办学财政资金补助方案》,鼓励民间资金、社会资本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推进市、县区职业教育资源统筹,做好规划布局、资源配置、专业设置、学校招生等工作。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水平。2015年,市属及县区职业学校按计划补充职业院校缺额教师120名;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职业学校校长素质提升和名师培养工程,认定“双师型”教师42名。
推进学校创建工作,提升办学水平。加快亳州幼师新校区和亳州中药科技学校二期工程建设,谋划亳州工业学校和市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建设;督促涡阳县建设职教中心;支持亳州幼师升专、亳州机电信息工程学校和亳州新能源学校创建省优质示范中职学校;做好省级优质示范(特色)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2016-2018年三年滚动计划申报工作,支持中职学校争创省、国家示范专业点和示范“专业+实训基地”等项目,2015年亳州市共争取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中央专项资金2262万元。
坚持就业导向,着力促进充分就业。把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加强就业指导,搭建就业平台,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就业服务。制定并严格落实职业院校毕业生在本地就业财政支持政策,在亳州市紧缺工种就业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毕业生,市级财政一次性给予补贴3000元/人。全市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其中亳州中药科技学校医药卫生类专业每年毕业生近2000人,80%以上在本地就业创业,为亳州市现代中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人才支撑。
(陈显锋 张学杰)
严查违法建设 当好耕地保护神
“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依法治理违法建设的议案”由市国土资源局主办,市城乡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农委协办。
办理情况:
近年来,随着亳州市“四化”建设步伐加快,一些地方出现了乱占滥用耕地的现象,违法用地比例居高不下,尤其是农民建房占用耕地现象尤为突出,耕地保护形势非常严峻。为加大违法用地整改力度,亳州市成立了专门机构,扎实细致推动以耕地保护为主要目标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活动,全市拆除复耕土地36亩,完善非农民建房用地手续536亩,以节地工程审批农民建房4899亩耕地。
大力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截至目前,省国土资源厅批复的所有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已全部实施完成,并验收报备,位居全省第一。省国土资源厅分配亳州市2014-2015年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15500亩指标已全部组卷并报审,试点规模占全省六分之一;目前已实施完成6500亩,位居全省第一。
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市、县(区)、乡镇层层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强化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责任,明确县区政府一把手是耕地保护工作第一责任人,规定了具体考核标准和奖惩措施,年底进行严格考核,构建共同责任机制。
严格建设占用耕地审批。建设项目使用土地,未经预审或预审未通过的,不得申请审批(核准)项目,不得申请建设用地审批;凡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耕地占补平衡要求、征地补偿安置政策、用地标准、产业和供地政策的项目,不得通过用地预审。
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完善市、县两级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补充耕地质量等纳入考核内容,健全评价标准,实行耕地数量与质量考核并重,切实落实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责任,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强化土地执法监管。充分利用卫星遥感、巡查、网络信息、群众举报等手段,健全“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群众报”违法行为发现机制,在每年一次土地卫片执法检查的基础上,应用高科技手段,健全监管体系。按照“以村为主、乡镇负责、属地管理、党政同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巡查职责规范、监管主体明确的县、乡、村三级巡查网络,定人定岗进行动态和静态监管,实行监管区域、村庄、耕地网格化管理。
(陈显锋 张学杰)
新闻推荐
本报讯 2016年,涡阳县将按照“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要求,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号民生工程,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涡...
涡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涡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