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成都市经济工作会、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抓好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各项部署,坚持“稳中快进、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工作基调,深入实施“七大行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提升“产业新城、品质崇州”建设水平。
这个总体要求,体现了三个方面的深刻内涵。
第一,坚持的战略部署。做好全年经济工作,除了要贯彻落实中央、省、成都市重大决策部署外,仍然要继续抓好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确定的战略部署,努力建设“产业新城、品质崇州”。
第二,把握的工作基调。今年经济工作的主基调确定为“稳中快进、改革创新、转型发展”。
第三,完成的主要任务。今年工作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全力实施“七大行动”,加快建设“产业新城、品质崇州”。交通畅捷行动,是崇州发展的先决条件;经济倍增行动,是崇州发展的关键支撑;项目攻坚行动,是崇州发展的主要载体;城乡靓化行动,是崇州发展的重要引擎;民生改善行动,是崇州发展的内驱动力;开放合作行动,是崇州发展的强力助推;固本强基行动,是崇州发展的坚实保障。
四个功能区引领崇州城乡建设
■城市功能核心区范围:包括崇阳街道办、羊马镇、大划镇、集贤乡4个乡镇定位: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重点区域
■现代农业集聚区范围:包括桤泉镇、白头镇、隆兴镇、燎原乡、江源镇、三江镇、廖家镇、梓潼镇、崇平镇、锦江乡、王场镇、济协乡、观胜镇13个乡镇定位:主要发展都市现代农业
■山地旅游发展区范围:包括街子镇、三郎镇、怀远镇、公议乡、道明镇、元通镇、王场镇7个沿山乡镇定位:主要发展旅游产业
■生态涵养保护区范围:包括鸡冠山乡、文井江镇、三郎镇九龙沟风景名胜区、街子镇凤栖山风景区、怀远镇西山片区定位:主要承担生态保护、水源涵养、自然修复等功能
宏观形势与发展大势
国际
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期”。
国内
中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向中高速的“换档期”,中央确定了“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
四川正处于极其关键的“跨越期”,今年继续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成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成都市委确立了“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统筹发展”的工作基调;
崇州正处于爬坡上坎的“关键期”。崇州作为成都经济圈的重要发展板块,献力“首位城市”的责任感不能丢,实现“尾雁快飞”的紧迫感不能丢,建设“产业新城、品质崇州”的使命感不能丢。
今年,力争GDP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1%、12.5%。
今年经济工作的主基调
今年经济工作的主基调是“稳中快进、改革创新、转型发展”。
“稳中快进”是方向。
“稳”,就是要稳住崇州市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稳住稳中向好的基本局面,稳住和谐稳定的社会大局,主要经济指标在三圈层中稳居第一方阵行列。
“快”是低基数上的“快”,因为崇州经济体量相对较小;“快”是低水平上的“快”,因为崇州产业层次较低。
“进”,就是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电子信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明显提升,现代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份额明显增加,改革开放取得新的成效;经济总量跃上新水平,要力争GDP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
11%、12.5%。
“改革创新”是动力。
就是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充分激发市场创造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
“转型发展”是要求。
就是区域经济发展由“投资拉动、资源依赖、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科技依托、内涵增长”为特征的发展模式转变。
三方面入手完成经济工作主要任务
NO.1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建设“产业新城、品质崇州”,支撑点在产业,突破点也在产业。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建设“千亿产业园区”不动摇。抓好以捷普项目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主导产业,把崇州建设成为西部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基地。崇州经开区要积极争创为国家级专业园区;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重点园区培育计划的机遇,积极申报“四川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争取进入全省“51025”重点产业园区发展计划。
加快发展以高端旅游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高度重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品牌效应,积极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崇州北部“百亿田园产业经济区”建设,形成以街子、三郎为龙头,多点竞发、整体跨越的旅游业发展局面。街子古镇A地块5月要出形象;三郎镇要围绕重大项目引进,加快征地拆迁工作;抓好元
通AAA级景区创建,启动白塔湖AAA级景区创建工作。要着力打造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生产服务环境、体现高端品质的生活服务环境、遵循国际惯例的政务服务环境,促进现代服务业在崇州的快速发展。今年要加快建设羊马——明湖商务区——大划生产服务配套走廊,加快建设白马金岸——时代春天——唐人街——蔡家碾生活服务配套走廊。
巩固提升都市现代农业。要深化“1+4”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培育以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智慧农业”。继续抓好10万亩粮食高产稳产高效综合示范项目,全年完成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NO.2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引领,以“三大新城”、棚户区改造、一般场镇改造、新农村建设为载体,按照现代化城市形态、高端化城市
业态、特色化城市文态、优美化城市生态的理念,努力走出一条“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路子。
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引领,进一步提升崇州城市架构。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先行领域见成效、重点领域见雏形”的目标,着力推进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环保、智慧产业等4大类16个领域的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平安有序的城市、高效透明的政府、绿色和谐的产业、幸福安康的民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管理创新。崇阳城区建设要坚持“有机更新”,注重传承城市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注重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协调发展,使“产业之基”、“自然之美”、“文化之魂”、“人居之乐”在该区域集中呈现。羊马新城要规划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电子商务、呼叫中心、企业总部等现代高端服务业基地。
以“主体功能区”划分为契机,进一步加快城乡建设步伐。
功能区模式是目前国内主要城市推进地区发展的重要手段。市委、市政府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央、省、成都市功能区划分的相关要求,紧紧围绕建设“产业新城、品质崇州”这一发展定位,充分考虑人口、资源、经济、环境等因素,确定了全市空间功能分区,目的就在于推动全市区域发展差异化、资源利用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各主体功能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是主体功能不同,开发方式不同,保护内容不同,发展首要任务不同,政府支持重点不同。各相关部门要跟进谋划,适时调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使之与功能区划分逐步吻合;要根据功能区划分,分层次、分区域、分重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林地保护利用、防灾减灾等工作,作好功能区建设的统计监测、目标考核工作。 (下转05)
■本版组稿李远鹏
“两湖两山两肺十河”指:白塔湖、李家岩水库,龙门山、无根山,桤木河湿地、羊马湿地,文井江、黑石河、金马河、羊马河、干五里河、味江河、泊江河、干溪河、白马河、桤木河
(上接04版)以加快推进“五化”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崇州城市品质。
抓好城市“亮化”工作,有计划推进“光彩工程”。
抓好城市“净化”工作,持续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强重点时段、节点管控,扎实推进重点河流整治和农村水源污染防治。
抓好城市“美化”工作,继续抓好“显水建林”、“阔路靓桥”、“植绿露美”等工作,特别要分批次地在城区规划建设大小适宜、布局合理、档次较高的“公共绿地”。
抓好城市“智能化”工作,着力推进一批智慧应用体系、智慧产业基地、智慧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今年重点加快推进智慧政务、智慧城管、智慧交通建设。
抓好城市“人本化”工作,根据功能有梯段、有层次合理引导城镇化进程。在新农村建设中,要集中打造一批“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精品化”的农村新型社区。
NO.3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发展富民,着力改善基本民生,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民生问题,建立起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体系,编织起涵盖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
坚持服务亲民,全力保障底线民生。要坚持常态化联系、个性化解决、制度化帮扶,对困难群众建档立卡、逐一帮扶。
坚持实事惠民,倾力关注热点民生。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民间资金参与,有力、有效、有序地解决棚户区改造、小区管理、扶贫开发、环境保护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强“两湖两山两肺十河”的全域生态涵养系统建设和保护。
坚持和谐安民,合力倡导公平民生。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平安稳定;完善基层民主治理,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管理村(社区)事务、参与社区治理的主体作用;高度重视信访问题,积极开展司法援助。
新闻推荐
国务院决定2013年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60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成府发〔2013〕3号)精神,...
崇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崇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