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米”水稻长势良好
秧苗“喝”清澈干净的地下水听说崇州市公议乡三合堰村在做“太空米”水稻认养,端午节前夕,成都市民李先生和爱人特地过来看看。
在该村三合堰土地股份合作社种植的240余亩花香7号“太空米”田里,秧苗已经返青,长势正好。田间的小渠源源不断地将清澈的灌溉水送到地里,保证每一棵秧苗都能“喝”上最纯净的水。亲眼见到了“太空米”的生长环境,李先生夫妇当即决定认养这绿色生态的“太空米”水稻。
今年,三合堰村与成都商报和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合作推出了高端水稻认养活动后,前来实地察看、认养的市民络绎不绝。
种植“太空米”引来市民追捧
公议乡三合堰村有3000多亩适合水稻种植的农田,紧邻花果山生态农业观光区,全村没有工业企业,拥有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资源。
2012年底,三合堰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立后,合作社推进工作却一直不理想,群众对入社的收益持观望态度,去年大春时节合作社面积仅有200余亩。
如何增加合作社和职业经理人的收益,吸引更多的群众入社呢?2013年,三合堰村被定为成都市第三轮扶贫村之一,成都市公交集团对口帮扶三合堰村,主要针对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大家对食品的安全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何不选择一种品质好的粮食作物,通过精细种植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合作社收益?经过成都公交集团的帮助及品种对比,合作社最终选定种植具有“太空血统”的花香7号航天水稻,并与成都商报和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合作推广水稻认养活动。
经过近半年的筹备,5月,“太空米”水稻认养活动一经推出就受到市民的追捧。所谓认养“太空米”水稻,就是提前订购三合堰合作社种植的花香7号水稻,待水稻成熟后领回相应的大米。整个周期内,认养人可随时监督水稻的种植和管理,如果有兴致还可以自己动手参与管理。
申请自主品牌提高土地附加值
目前,整个认养活动由合作平台负责,而三合堰村主要负责水稻的种植和管理。三合堰村支部书记张建昌说,合作社将严守各个环节保证“太空米”的质量。在水源及肥料保障方面,种植过程完全遵从生态有机原则。今年三合堰村专门打了两口机井,抽取地下35米深的水来浇苗,肥料则用农家肥和天然的油菜籽渣。花香7号本身抗病能力强,在水稻生长中,坚决不使用农药,采用生石灰等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而水稻成熟后,收割加工时会保证大米最原生态的特质,不抛光、不打蜡。
今年三合堰合作社土地面积增加到了800余亩,合作社试种了240亩“太空米”水稻,9月份就能成熟上市,预计产量可达16万斤。认养活动受到欢迎,增加了三合堰村的信心,同时,如何长久地把这种活动开展下去也成了张建昌思考的问题。
“我们正在准备申请商标,打造属于我们三合堰自己的品牌。”目前,合作社只种植了花香7号这个品种,以后将引进更多适合的粮食蔬菜品种,品种可涵盖高、中、低各个档次。
“产品附加值高,合作社的土地就能创造出更多的效益,合作社的发展才能持续健康,明年争取全村入社面积和高端农作物种植面积都上一个新台阶。”谈起以后的打算,张建昌信心满满。
(刘瑞宇)
【链接】
花香7号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利用太空技术、核技术、生物技术培育出的高产、抗病、优质、带标记性状的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母本搭载过神舟三号飞船。
新闻推荐
①②③6月3日8时至4日20时,崇州市出现较长时间降雨,局部大雨,其中江源镇降雨达134.3毫米。此次降雨标志着崇州进入主汛期。崇州市尽管顺利通过了主汛期首轮“考试”,但防汛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崇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崇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