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记者 王明平
核心
提示
成德同城化加速,掀起一轮新的经济发展浪潮。西部中心特大城市成都与中国重要工业城市德阳正在合力筑起一片区域经济高地。
旌东和亭江两个新区规划、城乡统筹规划出炉,大手笔规划了德阳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城乡统筹均衡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德阳制造”正走向“德阳智造”。德阳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推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生物技术重点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两大潜力产业发展。
德阳以“生态宜居德阳,经济文化强市”为核心理念,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文化等多种功能,全面推进经济文化体系和生态保障体系建设,着力把德阳建设成为川西平原上一颗现代工业文明、古蜀文明、生态文明交相辉映的璀璨明珠。
成德同城 融入半个小时经济圈“抱团”发展
8月23日,成德同城化协议签署。
政府层面,成德两市产业协作联动、市场融合一体、公共服务互享。市民角度,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生态建设等领域一体化。
9月17日,德阳举行成德同城航空航天产业对接暨信息交流会,近百家航空航天企业聚首。会上,中航成飞公司经管部副部长汤智带来了诱人的单子:今年该公司需要的各种外协机械加工零件有15万件,订单在3000万至4000万元之间,“随着我们年经济规模以20%以上的增速发展,对外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参会企业认为,从研发制造、维修服务到驾驶培训的航空航天产业链,在成德两地率先形成,完全可能。二重总工程师陈晓慈带来了好消息———4月10日试生产的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目前已经完成172种新产品。“大压机能够做航空航天中最难做的大件,涵盖所有航空航天产品。”陈晓慈认为德阳在航空锻造成型方面的能力,与成都的整机制造能力形成对接,“四川航空产业链将会更加完善。”
成绵乐城际铁路预计明年通车,成德时空距离将进一步缩短到半个小时。德阳市规划局副局长唐薇介绍,以城际站为中心轴线的旌东新区起步区作为德阳未来CBD(中央商务区)的核心地带,将正好对接成都的金融等生产型服务业的转移,并在医疗健康养生产业上谋求双城合作。此外,结合城际铁路的建成通车,两地还可率先开通BRT(快速公交),建设接驳点,通过不同站点转换,供两地居民通行往来。
9月22日,《金堂县人民政府、中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共建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实施协议》正式签署,标志着成德工业园建设各项工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9月24日,中(江)金(堂)快速通道(南山段)等24个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中江举行,中江县、金堂县同步开工建设中金快速通道,翻开成德合作的新篇章,以成德工业园为依托的工业经济走廊正在逐渐形成。
10月16日,新都、青白江、广汉三地党政主要负责人齐聚广汉,共同商议推进成德同城合作。三地在规划、交通、产业、科技信息化、环境保护、社会事业等6个方面展开合作, 拟建设成德同城化边界合作共建实验区,打造成都北部“金三角”。
同城化作为城市群的最高形态,已成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式。在同城化发展背景之下,成德联手,将成为带动四川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重要引擎,营造出广阔的发展空间。
转型升级 “德阳制造”正走向“德阳智造”
在“重装之都”德阳,中国二重、东电、东汽、东锅以及一大批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企业,将工业文明在这里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成绵高速路德阳南出口,伫立着一台不停旋转的风力发电机。它采用最新型技术,将风电、太阳能及储电设备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是东汽重生的标志,也是德阳工业转型升级的象征。
全国60%的核电产品、40%的水电机组、30%以上的火电机组、50%的大型轧钢设备和大型电站铸锻件、20%的大型船用铸锻件制造地,世界最大的铸锻钢制造基地,发电设备产量全球第一、石油钻机出口全国第一———德阳重大装备制造业集群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巨大影响力。2012年,德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0.2亿元,居四川第三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3.5亿元,居四川第二位。
走进四川华侨凤凰纸业,工厂坐落在绿荫之中,厂区道路也是一条条绿道,花草被修葺得十分整洁,工人身着统一整洁的服装,满脸笑容。在这里,人们对造纸厂的传统印象完全被颠覆:一条500米的生产线,布满标准车间的关键设备,全部采用美国、德国等国家的世界一流品牌;废水处理系统采用瑞典普拉克公司先进成熟的生化系统工艺,各项指标均达到和超过国家标准;辅助设备系统完全按照国家节能减排要求,配套余热发电机组,实现热电联产。这只是德阳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德阳市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方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严格限制“两高一资”项目上马,加快落后和过剩产能淘汰步伐,先后关停一批污染企业。新建改造万吨级以上的污水处理厂3座,污水处理总能力2015年将达到20万吨/日。
今年1~9月,德阳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94.01亿元。在传统产业上,引进了投资120亿元的西部模具产业园项目、四川泰明飞机公司和四川万达科技公司投资12.98亿元的轻型运动飞机及轻型运动飞机、轮船、赛车发动机生产制造项目等。在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上,引进中海油投资20亿元建设年产20万吨液化天然气厂及液化天然气卫星站、加注站项目,北京数码大方投资15亿元的工业云制造项目,香港清华同方投资15亿元新建3C产业园项目。
为增强发展后劲,德阳瞄准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推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生物技术重点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两大潜力产业发展。
如今的“重装之都”德阳,新能源、节能环保、低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确定为国内唯一的“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德阳制造”正走向“德阳智造”。
集智建城 生态宜居德阳尽现“大城之美”
2013年4月,聚集国内知名城市规划设计专家之力,《德阳市概念规划暨新区城市设计综合方案》设计完成并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方案提出“一体两翼、成德同城”的战略思想,提出拉开布局,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明确建设旌东和亭江两个新区。
一幅幅规划设计蓝图展开,未来德阳逐渐成形。宜居宜业,是城市新区发展的新目标。
新区建设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居住条件。在德阳亭江新区和旌东新区,日趋完备便利的交通成为居民津津乐道的大事。新建的德阳汽车客运南站、北站相继启用。两个新车站贯通南北,形成连接东西态势,解决了新区居民出行问题。“不管是到市内还是去市外,坐车都方便了。”
依据蓝图,以城际北站为起点,德阳从北向南将形成一条3000米长的景观中轴线。届时人工景观水系将连接旌湖与石亭江,将核心区打造成“环湖筑城、水街连江,引田入城、都市阡陌,城景交融、中央创新”的现代都市田园与特色水城。
深秋,绵延16公里的旌湖,迎来千里之外的客人———红嘴鸥。它们和大雁以及其他一些水鸟,和来看它们的人们嬉戏,人、鸟与自然界在这里和谐相处。
资料显示,去年以来,德阳市共建成城区绿化面积2081公顷,绿地率33.94%,绿化覆盖率39.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65平方米。行走在城市中,满眼绿树繁花,“出门不到5分钟就有广场。”
10月17日,清华同衡规划设计院操刀的《德阳市城乡统筹规划》接受并通过专家评审。
按照规划,德阳将规划和提升7大经济区,包括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此外还有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德阳高新区、广汉高新区,省级经济开发区,什邡、中江、绵竹、罗江经济开发区。
本次规划时限为2012~2020年。未来,德阳将打造世界先进重装制造业基地及技术中心,世界先进的新能源设备产业群及创新中心,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石油装备制造及技术服务中心,四川航空航天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新兴装备制造基地及技术中心。
预计到2015年,德阳市GDP突破2000亿元大关,在全省率先实现次级突破;力争到2018年,提前两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超过全国当年水平。
新城市,新产业,新发展。德阳正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和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借力成德同城,传统的“重装之都”正以全新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
图片由德阳市委宣传部提供
新闻推荐
2013年的秋暖之日,五位艺术家米金铭、张剑、钟士敏、龚仁军、刘浪涛来到五凤溪,他们将这里的现实之景幻变为风情独特的水墨画,精心绘制的作品将于11月15日在五凤溪古镇游客中心精彩亮相。成都十大古...
金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堂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