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金堂新闻 > 正文

办公室里搞科研她指导学生完成数千个课题

来源:成都商报 2014-09-13 22:51   https://www.yybnet.net/

成都商报记者 汪玲

摄影记者 王效

核心提示

全国优秀教师

天府新区华阳中学

物理老师 张晓容

让孩子们以课题立项,再通过潜心实验和探究在她的工作室孵化“成果”,近年来,数千个学生课题在她的“工作室”完成,数百位学生通过这一方式实现了从差生到高校自主招生争抢的“有创新潜质的学生”的蜕变。

这是张晓容的教育秘诀———研究性学习。

今日关键词

以才立业

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好老师还应是智慧型的老师,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

对真理和新知的不懈探索和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教育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在当今社会更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满怀热忱、满怀执着地探索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育人模式,努力注满自己这一桶水,不断为学生提供成长清泉。

在华阳中学,物理老师张晓容的办公室最为特别,这里不仅有成堆的书籍和资料,还有一个角落堆放着各种物理、化学原件。很多学生的小发明和小手工正在制作中,它们囊括不同科目:对物理感兴趣的学生自制的净水系统、对化学感兴趣的学生制作的酸碱测试平台、对音乐感兴趣的同学用废旧锅碗制作的架子鼓……

这是张晓容的教育秘诀———研究性学习。让孩子们以课题立项,再通过潜心实验和探究在她的“工作室”孵化“成果”,近年来,数千个学生课题在她的“工作室”完成,数百位学生通过这一方式实现了从差生到高校自主招生争抢的“有创新潜质的学生”的蜕变。

“除了传道授业解惑,老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为了挖掘孩子们的特长和创新潜质,让学生走出填鸭式教学的框框,这位物理老师甚至自学了中学的全科课程,无论学生们研究什么,张晓容总能和他们对上话。

突破灌输式教育模式

让学生观察生活自主研究学习

大概和自己未能实现的“女工程师梦”有关,刚当老师时,张晓容就一直很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每周她都带着学生就地取材做一次物理实验,每两个月举办一次物理实验制作作品比赛,每学期进行一次物理知识竞赛。

没想到这样的方法特别有效,学生参加全市统考,人均成绩每期均位列全市前三名。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她一有时间就骑车进城听课,向前辈请教教学方法。周末从不休息,常常和学生泡在一起,但张晓容一点也不觉得累,她说,这便是她的兴趣。

当能轻松驾驭课堂之后,张晓容开始思考怎样把这些试验变得更成体系。2004年,她初步总结出一种初中物理教改模式:科技报告-科学探究-生活联系-提出问题-展望未来-创新研究。这种教改模式把传统的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观察身边事物,再通过学科知识解决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而老师则只是个课堂的引导者。

这一方式完全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老师一言堂的教育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此模式2007年在全省得到推广,2008年,在全国新课程改革研讨会上交流推广。

目前全省采用的新课改研究型学习,最早就是从张晓容的物理课开始。如今,张晓容的足迹遍布全省,甚至云南、重庆的学校都会常邀请她给老师做培训。

自学初高中全科课程

为了挖掘学生创新潜质

2005年,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重重地叩击了张晓容的心。她开始想跳出物理这门单一学科,找到一种模式让各个学科中有特长和潜质的孩子能真正把创新实践起来。她开始着手在学校成立科技社团,吸引有创新潜能的学生在课外能自由地、开放式地学习、讨论、研究。但始终效果不好。

进入华阳中学后,学校为她开辟了名师工作室,并在课表内设置了每周一节的研究型学习课。张晓容才真正施展开拳脚。全校学生有任何想法都可以找到张晓容,在她的工作室内和她聊天、确立研究选题,再通过学校的实验室实验、找专家、查资料、学习新知识,最终解决问题,孵化出研究成果。

虽然课题由学生独立操刀,但如何写论文、如何查资料、如何研究却要张晓容一步步引导。为了能和孩子们对上话,张晓容几乎自学了初、高中甚至大学的全科课程。

张晓容的书柜里至今还放着一本大学生物教材。这是她前年指导一位孩子的生物课题时留下的。这个孩子叫张旭,去年他由于夺得了生物学科的全国创新大赛二等奖而被浙江大学以保送生资格录取,教师节时,张晓容收到了这个男孩从美国加州大学发来的慰问短信,由于专业的突出表现,他被公派到加州大学游学。

很难相信的是,进高中时,张旭的分数仅能考上三本院校。一次和张晓容聊天时,张旭无意中说出:发现去年家门后那条河里的水藻很多,可今年就没有了。张晓容立即说:“你可以做个课题,就研究为什么水藻第二年就没有了”。此后在张晓容的指导下,通过查资料、请教专家、张旭一步步走上了探究之路,参加全国创新大赛获奖的课题正是这次对话后的产物。

自建成长数据库

一批批具创新潜质的学生脱颖而出

“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着手,设计丰富的科技实践活动满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在兴趣领域进行项目研究性学习,拓宽和加深学生在兴趣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将课题研究与学生的生涯发展相结合,让学生把学习当做一种需求,激发他们的内部学习动力。”张晓容说,这样的科技教育方法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有利于学科特长生和创新潜质生的发展。

2009年,“研究性学习与生涯发展相结合”的科技教育模式探索成功,在基于项目的研究性学习中,一批批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脱颖而出,频频获得各种荣誉奖项。同时,张晓容还为进行项目研究的学生建立了成长数据库,随时追踪监测学生的动态。

从监测情况分析,进行过课题研究的学生,大多阳光自信、耐磨受挫能力强、意志坚定、理想远大。最让她欣慰的是,进行项目研究的学生的文化成绩直线上升。

对电子技术特别感兴趣的林子进入华阳中学时年级排名426位,差2分才上学校录取线。在张晓容的工作室,他研制出了一套家用的报警系统,这一集煤气报警、火灾报警、入室报警三种功能的报警器获得了今年全国创新大赛的一等奖,还即将代表中国到波兰参加欧盟青年科学家比赛。更为关键的是,这个小伙子现在不仅物理、化学的成绩优异,总分也排在了全年级前20名。

张晓容说,作为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更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如今,在她的工作室,有30多位年轻老师正跟着她学习这一特殊培养模式,她给工作室老师们布置的最新任务就是———自学新概念英语教育全套教材。

他们

成都市双林小学 丁晶

让三年级学生写“数学日记”

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如何让学生在枯燥的数学中有趣地学习,丁晶有一套办法。为了解决学生学习应用题的难题,她率先在成华区进行了“分层设问法”的研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在三年级的时候,她就让学生尝试学习写“数学日记”,使学生对数学越学越爱学,越学越想学,越学越有兴趣。她撰写的相关专业文章,多次获奖。近5年内,有1篇获全国二等奖,1篇获四川省一等奖,2篇获四川省二等奖,3篇获成都市二等奖,2篇获成都市三等奖,多篇获成华区一二等奖。

成都高新实验小学音乐教师 寇忠泉

写下200万字教育读书笔记

“即使我们认为自己是一名最普通不过的‘豆芽学科\’教师,我们也不应该放弃学习与思考。”为此,寇忠泉老师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和专业发展需要,较为系统地学习了《教育哲学》《教育文化学》《音乐人类学》《音乐美学》以及教育心理学、教学论等方面的知识。近10年,寇老师在专业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二十多篇,在国家、省、市的教育教学论文评奖中,有20多篇分获一、二、三等奖;独著出版了几本教育专著。同时,写下了近200万字的教育读书笔记。

金堂县清江镇可口可乐希望学校 胡春霞

从教19年 每堂课都精益求精

作为耕耘在课改第一线的语文教师,胡春霞把最新的教研成果消化、吸收或借鉴到教学的实践中,注重教学相长,学以致用。虽然教了19年,但课堂上,她勇于打破经验束缚,敢于接受新思想,尝试新教法。2008年,学校添置了多媒体教室,胡春霞利用课余时间自学,逐渐掌握了多媒体教学这种新兴的授课方式。不仅如此,2009年,她对自己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心得进行了总结,撰写了《浅谈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文,荣获成都市教学论文一等奖。今年她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青羊区青苏职中 雷英

教学之余参加各类培训

作为数字媒体专业的老师,在教学之余,雷英最热爱的就是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更为关键的是,她把所学的东西,不断总结、反思,且大胆尝试把所学运用到教育教学中。2009年,她的论文“浅谈班主任如何激发和保持职高生学习动力”“浅谈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浅析Photoshop教学中作业设计与能力培养”在《中学生学习报》上发表。2010年,她参加重庆邮电出版社《多媒体应用与合成》中职教材的编写,2011年这一教材正式出版,成为不少职业院校学生们的指引。今年,她被评为了全国优秀教师。

蒲江县鹤山镇北街小学 代艳

每天坚持阅读 让上课更自如

阅读是代艳的习惯,她总是坚持每天翻阅各类书籍,自我修养的同时也注意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标准,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对工作讲求实效,对学生因材施教。备课时,代艳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努力钻研教材,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学生特点,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大量的阅读带给了代艳更自如的课程表现。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先锋,她所撰写的10多篇论文获市县级奖励,各类赛课曾多次获得国家级、市级二等奖和县级一等奖。

新闻推荐

教育专家“会诊”:浩浩最好留级 金堂县教育局已责成学校加强关注,尽可能为浩浩补课

成都商报记者汪玲核心提示在他的身上找不到任何经过一年级系统学习和指导的迹象,最好的办法就是重读一年级,只有从学习习惯到系统知识都让浩浩重新学过。———望子成龙语文老师李建明无法更改学籍...

金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办公室里搞科研她指导学生完成数千个课题)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