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泉已成为水域赛场。 万建全 摄
官仓镇位于金堂县城北十公里外,与德阳,广汉交界,素称“黄金三角”,以境内历代设官府粮仓而得名。该镇的白马涌泉是金堂县著名的八大景点之一。
说起涌泉,迄今仍是一个津津乐道的神话故事。
汉朝初定,高祖刘邦新设一郡,叫广汉郡,郡府就建在雒县绳乡(即今金堂赵镇)。沿北河而上,在郡府北十余里,修建了庞大的粮仓,成为大汉帝国首屈一指的国家粮库。车辚辚,马萧萧,运粮车队浩浩荡荡,车队当首的是一骥白马,白马身形高大,油光锃亮,威风凛凛,驾车汉子脸膛红润,器宇轩昂,长缨在手,在空中挥出一串脆脆的鞭鸣。他就是运粮车队伍长,刘邦的远房宗亲刘福。
刘福与白马朝夕相伴,感情笃厚,胜于至亲。由于长年累月地奔劳,老白马终累成疾,瘦骨嶙峋,病入膏肓。刘福为老白马四处求医问药,也无药可救。
看着奄奄一息的白马,刘福泪如雨下,却无计可施。后来打听到离此不远的真多山上有仙药,于是决定上山觅药。真多山中有芝草神药,若果得了,便会药到病除,甚或飘然升天,成了神仙。蜀中神仙李八百之胞妹李真多就是无意间炖服了山中挖得的茯苓娃娃,而成了仙的。
刘福来到真多山,翻山越岭,历尽艰辛,终于采到一味仙药,救活了老白马。起死回生的白马精神抖擞,金光闪闪,两只前蹄冲刘福一拜,嘶吼一声,驾一团祥云消失在了天际……
这个白马成仙的故事在刘氏家族中世代相传。光阴似箭,转眼间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官仓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灾,枯槁满地,寸草不生。农田皲裂,条条裂口如农人仰天哀嚎大嘴。由于久旱不雨,河流枯竭,井水干涸,庄稼无水灌,人畜无水饮。乡民们能够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求雨。
求雨的队伍浩浩荡荡,他们从回龙庵里请出龙神,用八人大轿抬着,从村头至村尾,沿干枯的田埂绕行。一路的烈日熏烤,一路的虔诚祈祷:“农人爱粟如爱玉,农人爱水如爱粟,农非粟兮农不生,粟非水兮粟不足。求得天公降雨时,年年溉我田中玉,求得天公爱水如老农,灌我田畴皆衍沃。”
队伍后面,紧随十余个手举草龙的孩童,稚嫩的脸上神色肃穆。草龙用干稻草扎成,龙身分了十几小截,每截中间竖根小竹竿,每个孩童掌握一截。童子队后面跟着几个手敲破铜盆的孩子,边敲边唱:小儿郎哭哀哀,撒下秧苗不得栽,巴望天公下大雨,狂风骤雨齐齐来。
官仓的刘家营有位刘姓老翁,乃刘福的后人,他每天早晚必步行几十里去回龙庵焚香祈祷,数十年风雨不改,而今时值大旱,更不敢懈怠。他深信精诚所至,龙神定动恻隐之心,来拯救处在水深火热的乡民们。
某日,刘老翁烧完香从回龙庵返家,看见自家田里有匹身白如雪的骏马,仙风奕奕,像个俊朗的王子!白马站在早已枯竭皲裂的田里饮水,马尾惬意地甩动,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尔后几天里老翁都能看见那匹白马在此喝水,然后突然间消失。他诧异:农田明明早已干涸,哪有水给白马呢?于是疾步上前探究竟,谁知未近其身,白马却杳然隐去。
老翁不甘心,第二日早早地隐匿在田埂下等候白马。白马如期而至,饮完水后遁入田里,无影无踪。于是他召集几个村民就地挖掘,没挖几尺,一股巨大的清泉喷涌而出,源源不断,皓若银涛。村民们欣喜若狂,奔走相告,而后即筑堤修堰,引沟列渠,方圆千余亩的旱田得到了灌溉,又还原成衍沃之地。正所谓:“白马涌泉能润田,但使碱地成膏腴。”
官仓乡民一扫往昔的愁云,沉浸在喜悦之中,再不为旱患寝食难安。人们都说那是成仙而去的白马回到官仓来施法报恩。县令谢惟杰听了这个故事,欣然题诗:“白马遗踪何处寻,泉塘且喜对遥岑。好随烟艇投竿去,一曲涟漪入醉吟。”
三百年过去了,今日的白马涌泉更叫人啧啧赞叹:它不仅让官仓年年五谷丰登,还让全世界的眼光齐刷刷地投射过来:这股神泉成了国际铁人三项赛的水域赛场,与各国体育健儿洒下的汗水融为一体,滋养同样的甘甜和传奇。 王芳
新闻推荐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赖芳杰)小蘑菇大产业,一年产值可达27亿元。除了常见的食用菌,上千元一斤的菌子长啥样?第三届四川(金堂)食用菌博览会将于3月11至13日在金堂县举行,市民可以去看稀奇,品美味。...
金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堂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