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式风格自然田园
中国孩子,外国教师,快乐世界
做面包
小朋友合作清理毛巾他叫邓文彬,是一名幼儿园的男园长。8年前,在成都金苹果任园长,让他开始了对中国幼儿教育的思考;2004年在新加坡Kinderw°r1d幼儿教育机构任园长,开始比较中西幼儿教育的差异;2006年在美国迪恩捷幼儿教育机构任园长,深入思考:幼儿园给予孩子一生中最宝贵的是什么?
他叫KASPER,来自丹麦的幼儿教育专家,就读于丹麦VIA教育研究院。5年前,和邓文彬一起在美国幼儿园工作,担任过幼儿教师、培训总监,丹麦HAOBABA儿童教育机构创办人,专门从事儿童社会性教育研究。
为了儿童长远、稳健、领先的健康发展,他们2012年来到崇州,决定办一所将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文化与丹麦社会教育思想相融合的幼儿园,为中国幼儿教育的多元发展提供新的思考价值,最大限度地为中国幼儿的美好未来创造发展优势。圣宝乐国际幼稚园就这样在崇州诞生了。
清晨8时30分,站在上林西江国际社区一幢英式建筑的外面,绿树、草坪、鲜花,微风习习,让人感觉很舒服。有家长陆陆续续将孩子送往此处,没有孩子哭闹,他们一边对着自己的父母挥手说再见,一边欢喜地奔向幼稚园。
一位送孩子到幼稚园的家长罗女士告诉记者:“这里的环境真的很好,也给了孩子大量的户外活动的时间,我孩子3岁多了,对幼稚园没有恐惧,每天回到家里依然蹦蹦跳跳的,不停地唱着英文歌曲,这是以前在别的幼儿园看不到的,最主要的是我孩子自理能力变强了,每天早上都是自己起床穿衣服,我只是帮忙扣纽扣。”
充满童趣的温馨之家
一踏进圣宝乐国际幼稚园,自然、清新是给人的第一感觉,孩子们在一个个接受晨检,这也是每天都会进行的身体检查。走上台阶,大厅内左边是电视显示屏,用于老师和家长直观地看见孩子的活动,右边摆放着田园风格的碎花沙发,开放式厨房的装饰,简洁却不失温馨,圣宝乐儿童教育机构营运总监、圣宝乐国际幼稚园行政园长邓文彬轻声说到:“我们这样装饰,就是为了缩小家跟幼稚园的距离,让孩子感到心理的安全,消除对幼稚园的心理障碍,这样孩子就有温馨的家的感觉。”
该幼稚园今年3月开园,规划占地6亩,建筑面积达4476平方米,户外面积1500平方米,能够容纳270名幼儿就读。园区共设9个幼儿班级,设置了儿童木工房、儿童厨艺吧、儿童陶艺室、儿童美工创意活动室、儿童图书中心、亲子中心等各类功能活动室10余间,开设了自然、艺术、手工、健康、戏剧表演、运动、感官等学习。目前,园内有苏菲亚班(2—3岁)和克劳斯(家庭合作班)两个班级30名幼儿,邓文彬解释说:“班级的名字是由丹麦童话故事里的角色而来的,这样能让孩子感到童趣,而不是冷冰冰的学校。”教室里拥有生活区、操作区、分享区、阅读区、展示区,在这里幼儿的选择得到尊重,有利于培养有主见,学会合作与分享、学会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教育
让孩子学会分享和照顾
户外活动时,一名4岁的小女孩抢了另一位3岁小女孩的玩具车,3岁的小女孩哭了,在一旁玩耍的6岁女孩Emily(了了)闻声后来到小女孩的身边,一边用手抚摸着小女孩的脸颊安慰着她,一边了解情况,然后转过身“批评”抢玩具车的女孩,告诉她抢玩具车是不对的,一旁的小孩看见后都来模仿Emily,安慰着哭泣的小女孩,并与当事人商量了一个轮流骑车的方法。整个过程老师没有贸然参与其中,孩子间的矛盾在大姐姐的调解下得到了完美解决。
将3—6岁的幼儿放在一起组织活动,也就是家庭式合作。这样做能弥补中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合群性发展的严重不足,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的发展。孩子们的成长学习很多时候是通过模仿来进行的,合作教育能够提供更多异龄观摩、学习的机会,促进幼儿智力和语言的发展。合作教育最重要的是能有效地培养幼儿合群性社会情感,在不同年龄孩子间,学会了谦让分享、相互照顾、合作和感谢,兄弟姐妹有了实际的意义与现实的运用,也构建了一个家庭的环境,让孩子们通过事实懂得了分享尊重、谦让的概念和意义,这对孩子建立基础性的社会道德价值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尊重幼儿
让孩子感受公平
“儿童是有自己独特思想的人,我们要及时发现并合理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给予孩子公平、信任、被接纳的感受。”邓文彬说道,圣宝乐的幼儿教师的任务不是教给儿童什么,而是积极为孩子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2岁多的妞妞跟妈妈挥手告别后就在老师的陪伴下走进苏菲亚班,脸上带着笑容。妞妞妈妈说:“正是因为圣宝乐国际幼稚园提倡的在自然、自由、自主的环境下学习,尊重孩子想法的理念和我们的想法吻合,孩子在小的时候就该自由快乐地生活,不该被所谓的学习、培训所束缚,所以我们把孩子送到这里,孩子现在就有自己的想法,很有主见,我们也很尊重她。”
在克劳斯班的墙上贴着一张用英文写的“六条教室规则”:Wait Turn(学会轮流等待)、Share The Toy(分享玩具)、Clean Up(整理玩具)、Silent Voice(小声讲话)、Say Please and Thanks(说“请、谢谢”)、Help Each Other(相互帮助)。这些规则是由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商量、讨论的。这样做既尊重孩子的想法,也从小培养了他们民主意识:大家定规则,共同来遵守。
厨房进班
让孩子学会生活
在圣宝乐的每个教室里都有一个开放式的儿童厨房,尺寸、材质、设施都经过人性化设计,电烤箱、洗碗的水池、菜板、水果刀、碗、勺等厨具应有尽有。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地和着面做着面包、蛋糕、面饼,尽管孩子脸上都不同程度地黏上了面粉,但是孩子们在动手做的过程中是愉悦和专注的。孩子们动手做好的糕点大家一起分享,就连父母也可以尝到孩子们的“杰作”。邓文彬说,真实生活元素必须进入教室,才能培养孩子实际生活的能力,同时也带来很多生活乐趣。厨房蕴藏了很丰富的儿童生活教育价值,面粉的质感发展触觉,和面加作料发展嗅觉,面饼造型发展艺术,做多少饼发给几个小朋友发展数学逻辑,做面的过程分工发展合作能力,烤面的过程就是安全意识发展,烤好后集体分享发展友好谦让社会品德。技巧不是重点,过程中的能力培养才是重点。这让孩子在幼稚园感受到处处是生活,而不是管教。
解放双手
让孩子善于创造
在圣宝乐,除了动手做面包,还专门开设了陶艺课程、木工课程、绘画手工课程,孩子们双手能得到充分解放,让他们通过双手创造成果、分享成果、展示成果内化成功,也让老师更加了解和懂得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孩子从出生就不是一张白纸,他们都具备各种潜在能力。让孩子们把头脑里想象的的东西大胆地做出来,便自然有了很多创造力,这样的做法既保障了儿童自由创造的权利,又让孩子的想象能力得到全面保护,让他们的良好天赋得以保留与发展,从而使孩子能充分展示自己独特的生命价值以适应社会、并具备能为社会的美好未来作出贡献的原始能量。
(李潇)
新闻推荐
群众在鸡冠山乡竹根村农家书屋阅读民族舞蹈队表演节目村民在文化站学习太极拳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日前,在崇州西北隅一个峰峦重叠、溪谷纵横、林木葱茏的高寒山区——鸡冠山乡的上空飘荡着动人...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