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嘉宾:汤继强(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
记者:目前,省级及以上开发区数量已突破50个,园区生产总值也快速提升,但部分省级以上开发区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不到100万元/亩,与东部经济技术开发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四川园区建设下一步的重点何在?
汤继强:需要改进提升的地方确实不少。部分园区只是从空间上将各种产业,以及产业和城市简单聚集在一起,彼此之间并无内在联系,对土地等资源的利用依然沿袭粗放方式。园区发展方式必须转变,以集约为方向,向创新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要坚持产城一体的理念,通过制定高水平的总体规划,针对不同的产业类别和城市功能,加强工业化对于城镇化的带动,实现产城融合。成都高新区的面积只有全省总面积的万分之二点零七,但是去年的生产总值占到了成都的十分之一强,财政收入占到了全省的十分之一,这是科技的力量,创新的力量。
记者:全省国家级高新区已达到了3个。国家级高新区之间,甚至省级开发区之间,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汤继强:各个高新区设立的时间不一,区位环境各异,发展程度和水平也不尽相同,很难形成实质的竞争。最重要的是要结合并发挥当地的资源环境优势,形成各自特色。产业园区,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不仅仅需要新的产业,更需要新的体制机制,全新的政企关系。从一定程度上说,能否创新园区的管理体制,直接关系着园区建设的成败。成都高新区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快速的发展,重要的是创新机制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云飞)8月13日,记者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四川省技工院校技工教育重点专业日前正式确定,成都市技师学院、四川机电高级技工学校等21所学校的数控加工等48个专业,被纳入名单之中。...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