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成都,大雨不期而至。成都中通速递公司快递员小宗躲在西玉龙街的屋檐下避雨,“比起进不了高端社区、写字楼、单位等,让暴雨耽误点时间真不算什么。”
小宗的烦恼不是个案。近日,国家邮政管理局发布《2011年度快递市场监管报告》指出,2011年,快递服务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大量亟待解决的难题。学校、居住区、写字楼“门难进”,影响了“最后一公里”服务质量提升。
A
现象
快递受阻最后一公里
成都市一环路菊乐路口某高校门口,顺丰、申通、圆通等快递公司的快递员将大小包裹一溜儿排开,好几辆小三轮横七竖八停在路边。
研一学生李农报出自己的电话和姓名,快递员撇撇嘴:“不是我们的。”小李接着往下一个摊位查找。“真不方便,我从宿舍赶过来,走得快也要15分钟。”小李告诉记者,一些幸运的快递员能混进来,但绝大部分包裹都需要到校门口取。
快递车辆会加剧校园内交通压力、快递摆摊会影响学校形象,是高校纷纷拒绝快递进门的主要原因。
快递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在众多居民小区、大院和写字楼同样受阻。在东大街喜年广场工作的储浩就抱怨“没人代收,楼下的保安也不愿意收”。
“网购的物品到了,家中却无人接收,快递员空跑数趟,经常需要另约配送时间。”网购达人王奎说。
快递员不愿上门上楼
“送一件快递也就赚1元,有的加盟店送件不算钱,派件才算钱。经常重约送货时间,电话费花得不少,碰到有些特别仔细、要开箱验货的客户更费时。”小宗一肚子苦水。
如果遇到坚持要上楼的客户,就更郁闷了。京东商城快递员谭勇表示,如果对方一定坚持要上门,就选择把货送完之后再去,以减少丢货的风险。
当货物送达目的地后化整为零,“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和各种不可控因素开始凸现,如快递员遇到堵车、对区域不熟悉,等待客户下楼、验货等。
西南财经大学现代物流研究所教授李胜认为,“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100米的末端配送问题,其实是物流的集中规模效应与收货人需求分散的冲突,“招聘大量终端物流配送人员,通过密集的人员运作去满足分散的客户需求是一种途径,但在人力日渐稀缺的趋势下很难持久。”
B
求解
便利店和社区变身收发中心
快递“最后一公里”困局如何破解?
省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鼓励社区便利店、物流配送站提供快递收寄、投递服务,推动解决快递车辆进城难、停靠难,促进区域中转处理中心建设。近年来,快递自己开门店,进社区、校园、地铁等创新模式正不断涌现。
韵达快运表示,去年底已在全国布局建设1万家标准门店,“在四川布局有100家左右,主要集中在成都,但只是传统收寄快递的一个重要补充。”
7月30日,圆通和上海万科30家小区物业合作,首次在上海居民小区设立快递代办点,每天收派员将快件送到小区以后,先自行派送,派送不成功的则由代办点保管并联系业主取件。
去年,国内最大的民营快递顺丰开始尝试与7-11便利店合作揽收快件或者接受消费者快件自取。顺丰在深圳一口气开出了20多家便利店,以日用商品的销售利润来贴补快递网点门店的租金。“未来不排除在成都开便利店代收快件。”顺丰速运集团副总裁黄伟表示。
四川本土企业也蠢蠢欲动。去年底,舞东风超市和四川圆通快递公司达成意向性战略合作协议,“但最终计划未能成行,主要还是在扣点利润分配上未达成一致。”圆通速递成都分公司总经理夏发平透露。
针对社区不让进、物管不愿接受快递件的现象,省现代物流协会秘书长文德华也支招:应建立利益均沾机制,“如帮忙发一个快件给几毛钱,物管方才有动力和责任心。”
电商力拓自提业务
李胜认为,自提点将周边附近的送货需求进行集中,分批次递送而不是逐户递送,可以降低单位送货成本,大幅提升送货效率。
京东商城和苏宁易购网站在配送服务说明里都将自提列在了首位,苏宁易购依托遍布四川的实体店,当当网也在成都建立了16个自提点。
一家电商负责人表示,经常会碰到消费者迟迟不来领取货件的麻烦,占用较大库存空间。因此,京东商城、当当网自提业务的快件保存时间只有3天,超过3天不上门提货,则视为默认取消订单。
记者了解到,虽然有免运费的诱惑,但电商自提比例不足3%。“如果是小件物品,自提点又在上下班必经的路上,我可能会选择自提。如果东西比较沉,也不急等着用,还是送上门比较省心。”喜欢网购的小陈表示。
□本报记者 刘川
新闻推荐
重大节假日免费通行,百姓期待已久。政策出台后,能给百姓带来多少好处,后续还要做好哪些工作?免费通行能给百姓省多少钱?“现在开车的人越来越多,在重大节假日选择自驾游出行的越来越多。据我们了解,在重...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