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股份使出稳定股价的“杀手锏”后,市场纷纷猜测是否有其他上市公司跟进回购。
有投行人士称,回购很难普遍出现,因为需要上市公司付出大量现金,而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并不是很好,许多公司在资金面上也很紧张。而事实上,即使一些公司在宝钢之后也抛出回购计划,能否稳住股价最关键的还是经济层面的支撑。
成都商报记者 李文艺
实习记者 杨维波
未出现过“回购潮”
宝钢股份打响了上市公司回购第一枪后,是否会有更多的破净公司、央企加入回购的行列呢?
成都商报记者发现,“增持潮”轮轮熊市都有,但“回购潮”却没有在A股市场出现过。
有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回购股票有利于提高每股净资产,提高公司的股票价值,但是实际操作难度很大。以往A股上市公司中提出回购股票的公司就不多,2008年底,在市场极度低迷时,有个别公司曾有过回购计划,但实施起来就变成了“象征性行为”,没有实际效果。
像此次宝钢这种力度的回购,从目前市场各方的反应看,也是喝彩者众,跟随者寡,有几家公司都曾对媒体称,在研究中。
分析人士曹中铭指出,大盘蓝筹股回购需要大量的现金,像宝钢这样有条件、有实力的上市公司并不多。虽然银行股破净的亦不少,但银行向来都有补充资本金的压力,要想其掏出真金白银回购股份,似乎不太容易;另一方面,对于企业高管而言,股价高低与其本身的利益关联不大,回购动力不足。
其实,持有观望态度的公司或许还有另一层深意,即看看宝钢股份50亿回购案对股价的稳定效果,如果没有正面拉动,股价仍然下跌,那么即使是像宝钢股份那样有实力的公司,也很难对回购“动心”。
经济数据不乐观
有券商分析师表示,虽然宝钢股份50亿元的回购计划短期提振了市场信心,但中长期来看,决定股市走势的还是经济数据和政策走向,而目前经济形势并不十分乐观。
从宏观面看,我国经济增速今年明显放缓。数据显示,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8%,三年来首次破8%。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涨幅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经济学家许小年在微博上称,相对于有限的国内购买力而言,当前面临的最大的经济结构性问题是过剩产能。还有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不会出现类似2008年大规模的下滑,政策的预调微调会存在,但是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刺激,根据日本的经验,大规模刺激会带来泡沫化。
宝钢股份的回购行为,不足以从整体上影响大盘,更何况目前的钢铁业仍然处在寒冬中,正如中钢协的一位负责人所言,每吨钢仅能赚可怜的1.68元!
“市场当然期待更多行业龙头公司加入到回购大军中,一旦形成潮涌,又将记入A股历史,但理性的上市公司恐怕很难跟风。”有市场分析人士如此表示。
新闻推荐
8月28日,宝钢股份(600019)抛出了一份回购方案。消息一出,立刻获得市场的热捧,当日股价迅速涨停。有市场人士感叹道,“宝钢股份50亿元回购,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但宝钢股份于周二涨停后,又重回疲弱,...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