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圈层“转二优三”
□第二圈层“强二兴三”
□第三圈层“兴二优一”
本报讯(记者 朱雪黎)近日,成都市发展改革委出台《关于促进全域成都“三圈一体”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着力推进全域成都“三圈一体”融合发展,努力为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明确圈层定位,加快产业梯度转移
《意见》明确了各圈层产业发展定位:第一圈层“转二优三”,逐步退出制造业,加快发展高端服务业,优化中心城区业态;第二圈层“强二兴三”,担当起先进制造业主要承载区的发展定位,积极培育与先进制造业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第三圈层“兴二优一”,大力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先进制造业,加快优化特色农业和旅游业。
在加快产业梯度转移方面,《意见》强调,应结合第一圈层优化提升产业需要和第三圈层产业定位,推进第一圈层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第三圈层梯度集聚、转移。加快第一、二圈层与第三圈层之间的市场对接、产业融合,支持第一、二圈层产业链向第三圈层延伸,支持工业向第三圈层转移。
适时启动新一轮体制调整
根据《意见》,适时启动新一轮体制调整将成为成都促进圈层融合的工作重点之一。
《意见》强调,要探索建立圈层融合土地资源互补机制。在全市工业用地总量不变的前提下,调整优化工业用地布局,将第一圈层工业用地逐步调整为现代服务业等其他经营性用地,并按“减增平衡”的原则合理增加第三圈层工业用地规模;实行建设用地指标交易,支持第三圈层大力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通过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加快第三圈层新农村建设步伐,解决第二、三圈层发展用地需求。
在目标考评机制方面,《意见》强调按圈层调整目标考核重点:一圈层重点考核服务业发展规模、速度、质量、效益和结构等重要指标;二圈层重点考核先进制造业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等重要指标;三圈层重点考核特色产业、现代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等重要指标。《意见》建议实施目标考核申报机制,各区县政府可根据自身发展基础和定位自主申报年度考核评价指标和具体考核内容。
《意见》还从发展全域公交、统筹重点旅游景区、缩小圈层人才待遇差别等方面提出了发展意见。
新闻推荐
——解析成都市一圈层发展脉络□本报记者颜婧“成都中心城区将通过大力推进中心城区产业升级,形成以高端服务业为主体的城市业态”,10月18日,记者从成都市商务局《关于推动成都市中心城区“头雁高飞...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