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梦琳 本报记者 唐泽文
2007年,第一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中国举行,首届论坛也决定了这一活动将长期在中国召开。
随着论坛一年年开展,更多四川企业家的身影出现在了论坛上。今年9月,第六届夏季达沃斯在天津举办,三位成都“80后”企业家参加了此次会议。
近日,三位代表来到成都团市委,与青年创业者们分享了自己在论坛上得到的信息和感受。
会中大收获:
一些技术我们并不比国外差
“最初我是怀着忐忑的心情、抱着学习的态度去参加该论坛。但在跟韩国的微生物科学院交流后,我的认识发生了改变。”作为此次论坛的四川企业代表,鑫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承祚坦言,这次参会让他信心增添了不少。
“韩国在利用生物科技进行工业排污方面虽然是世界顶端,但相比之下,在技术上我们并没有落后多少。作为成都一家民营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在论坛上我却发现我们的外来生物治理和生物农药技术在全世界已经走在了最前沿。”在与全球行业精英交流后,李承祚肯定了这一点。“我们的表现也让世界同行感到惊讶。”
除此之外,他的企业所研发出的紫茎泽兰生长抑制剂等多项国家专利技术,在论坛上也得到了环保领域专家的肯定。
此次达沃斯归来,由于增强了对技术的信心,此前李承祚对于扩大研发和生产规模的犹豫也消除了。“现在正准备第三个厂的建设和投产。”
会后冷思考:
教育与人才仍是发展重点
“现在工业疲软是全球问题,夏季达沃斯让我看到了危机,更看到了机遇。”作为制造业青年企业家代表,成都炎兴科技总经理杨震认为,走向高端智能化是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论坛上各行业顶端专家各抒己见,思想碰撞所迸发的火花,让我意识到了人才的重要。”而杨震所提到机遇也正在于此。“成都在人才方面有着较大优势。”他认为,成都丰富的高校资源、充足的人才保证能使其在未来高端制造业的布局之中,占据重要一席。
“未来的产业布局,给予了有实力的创新者一个突围的好机遇。”作为一名青年创业园中的创业者,杨震认为,他能在制造业中取得现在的成绩,跟成都大力培养新兴产业人才分不开,“高端制造业上我们起步较晚,要想超越发达国家走在行业前列,需要通过加强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来保证后发优势。”
同样参加了本次论坛的“80后”企业家,四川思博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龚晓思则认为,人才的教育不仅仅体现在专业技术的培养上,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也同样重要。
“2008年全球经济状况都不好时,外国媒体质疑中国是否能够撑得住;而在中国发展速度加快时,外国媒体又怀疑中国假造数据。”龚晓思认为,对于青年创业者来说,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如何让文化背景全然不同的对象赞同自己的想法、接受自己的项目,某些时候这比专业知识更重要。”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吴晓铃)刘晓庆主演的大型传奇历史话剧《风华绝代》正在全国巡演,18座城市,每地上座率均超过95%。成都站的演出,11月1日首场门票售罄,11月2日第二场门票仅余少量,主办方不得不在11月3日紧急加...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