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晓铃 文/图
成都三圣乡幸福梅林,一片四五年前才建成的小高层,掩映在周围林立的高楼中。小区内有老太太放着音响跳舞,也有小孩打闹,和其他小区并无不同。这个三环外普普通通的住宅小区,因为租金便宜,近年陆陆续续吸引了七八十位从事绘画的年轻人进驻。他们中,有的已在四川画坛崭露头角,有的籍籍无名却放不下绘画的梦想。在成都蓝顶之外,这个自发形成的艺术群落,如今在圈内圈外声名渐起。
画坛“苗圃”自发形成
1月中旬,川大美术学院美术学在读博士吴娱和她的男友张靖搬到了这里。200平方米的房子虽然是清水房,可是只花了1000元月租。最难得的是,房子挑高3米多,非常适合当成画室。她把客厅和一间小屋的墙上挂满了男友的画,又把一间冬天能晒到阳光的房间,布置成了自己的画室,就算安顿了下来。吴娱说,“现在虽然离川大太远,但空间够大,也觉得值。”
白东亮、张立涛等是最早搬到小区的一批青年艺术家。白东亮来自甘肃,在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毕业后,选择留在成都。他最早在簇桥附近的老蓝顶租了工作室,可惜面积小,地方也太远,于是又搬到距离新蓝顶不远处的荷塘月色,租农民的房子落脚。只是租住的农民房开间小,不仅难以挂画,吃住行也不方便。后来,白东亮看到现在住的这个小区入住率很低,“清静,房子也够宽大,最关键租金便宜”,楼下还有一个很大的菜市场。于是,在2009年,他与十几个从事绘画的年轻人先后搬到了这里。
第一批搬到这里的还有青年画家曾朴。之后,刚走出校门没太多积蓄的绘画青年纷纷到这里“筑巢”。
如今,这里已经聚集了七八十位绘画青年,白东亮给它取了个名字:四川画坛“苗圃”。
能够一直在画就很满足
1月24日下午,张靖一头扎进了画室。31岁的他在画坛籍籍无名,吴娱却认为他在绘画上颇具天赋。大张靖5岁的吴娱先是张靖的美术老师,如今成了他的女友。这位来自重庆秀山的姑娘爽朗地说,“我就是喜欢他的画,所以就跟他在一起了。”
张靖四五岁的时候喜欢上画画,可是父母认为他成绩优异,应该正正经经考大学。双方意见相左,张靖在高考前和父母对抗,直接退学当起一个水泥厂的临时工。即使在工厂里铲水泥的时候,张靖也没放弃画画。父母见他想法坚决,只得屈服。他在21岁那年重考高中,准备报考美术学院。而他在高中时的美术老师就是吴娱。
那时,吴娱刚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毕业没多久,见张靖颇具天赋,专门给他开小灶,“结果一学期之后,我就觉得自己的水平已经无法再教他了。”她先推荐张靖到西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马一丹门下学习,又建议他直接报考美院。性格腼腆的张靖,画风却极其粗犷剽悍。在四川美术学院几年下来,只有教表现主义的老师对他青眼有加。
张靖毕业之后,吴娱跟着他来到成都闯荡。“我们没房没车,一个月靠卖画的钱也只有几千块。”两人唯一大手笔的花销,是到外地看画展。
生活在这里、从事绘画的年轻人,很多并不在乎物质上的享受。记者来到吴银贵和李志军的画室,打开房门,就有轻快的音乐传来。两个20多岁的小伙子为了节省房租,干脆合租了一套房子。吴银贵还新找了一份在培训班当绘画老师的兼职补贴绘画,可对目前的生活,两个小伙子说,“能够一直在画,就很满足了。”
艺术新星将从这里起航
几天前,喜欢绘画收藏的曾一忠女士在朋友带领下,楼上楼下一口气参观了曾朴、张靖、李志军等几位的画室。虽然这次没有出手,不过有几幅画已经在她未来的收藏计划中。自从2009年这里渐成青年艺术群落以来,隔三岔五就有曾一忠这样的买家上门看画。
住在这里的曾朴、朱可染、张立涛、白东亮、谢正莉、小满等年轻人,很多已在圈内崭露头角。2010年四川首届新星星艺术节,时年29岁的曾朴就以一组多达80幅的油画组合《HEART》,夺得最高奖“2010年度‘艺术场\’大奖”。建筑设计师刘家琨赞他的作品没有太多地受到外界的干扰,兼具才华和自我的独特性,很大程度上回归了艺术绘画的本真。
成名之后的曾朴,仍然固守着自己的创作理念和高标准。如今他仍在画《HEART》系列,家里阳台上,堆满了厚厚一摞画坏后被他抛弃的作品。
白东亮同样已在画坛受到瞩目。还在学校念书时,他的作品就获得“2008艺术院校大学生年度艺术提名展”的油画类银奖。之后,其作品屡屡在北京、深圳、上海等地参展。2009年5月,白东亮、侯熙、李胤、谢正莉等4位成都的80后画家,在上海张江当代艺术馆集体亮相,4人的展览作品全部被张江当代艺术馆收藏。
然而,在这个居民区内聚集而成的青年艺术群落,显然无法与北京宋庄画家村,甚至成都的蓝顶相比。白东亮说,这些已经成型的知名画家村,除了有知名画家进驻,以此为原创基地,还有文化艺术产业的投资推广中心、画库、美术馆等,市场化运作的特点相当浓厚。“而我们纯属自发聚集,这里主要是画室,偶尔卖画。名气暂时不大,画家大多也还比较贫穷,但有的是无限的上升空间。”
新闻推荐
3月14日,“运动成都”万人绿道徒步健身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成都龙泉驿区山泉镇桃花故里举行。66支参赛队伍近千名选手在全民健身运动中感受快乐。本报记者吴传明摄...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