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雯
3·15评论
诚信不仅是我们做人所必需的优良美德,更是事业发展的推动力和维持力。
近日听说这样一件事,一位患者动了手术后身体很虚弱,在就医中认识了一位医生,这位医生对她很“热情”。这种“热情”对于看惯了医生冷漠神情的患者来说无疑如沐春风。“你的身体太弱,原因是免疫力差,稍不注意便会引起感染,以致引发大病。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免疫力。”患者听后连连点头,后来这位医生推荐了一种价格昂贵的“高科技药品”,还帮忙托人从外地带了回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这位患者发现自己上当了———这个所谓的高科技药品实际上是一种保健品,主要成分是蜂蜜,批发价每盒50元。
作为一名消费者,我们在谴责这位医生的品德、良知之时,也应反思自我的责任:在面对种种打着健康、养生旗号的产品时,面对如此这般“温柔的陷阱”时,善良的人们往往丧失掉应有的警惕。
近年来,随着医药医疗市场的飞速发展,诱人的商机背后潜藏着各种不成熟的运作模式和行业乱象。无独有偶,由神鸟数据针对3·15消费者维权作出的调查报告显示,医疗卫生类问题中,消费者遇到的闹心问题主要集中在质量问题、服务态度、医疗技术不到位,虚假宣传和产品不安全问题较多。遇到闹心问题的194名医疗卫生类消费者中,54.1%的消费者表示遭遇过药品方面的闹心问题;其次为医疗和保健品方面的问题,分别占37.6%和26.8%。
有人曾在一个月内对各种医药保健品广告进行过统计,平均有效率达92.8%,最高的甚至打出了足金般的“四个九”———99.99%,离100%仅仅是“一毫之遥”。无疑“膨化”的有效率是某些医药企业广告人员“刻意设计”的“杰作”。一位深谙此道者泄露天机:很简单,只要把签订报告中显效率的“显”字改为“有”字不就得了!殊不知,“显效”和“有效”之间有质的差别。“利”字当头,带着伪善面具的狂轰滥炸,究竟这是一个“温柔的陷阱”,还是投资者眼中的“吸金池”?
中华民族自古重视道德修养,历代留下许多故事,传颂着诚信美德的力量。“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伴随着华夏子孙走过了五千年。遥想孔子时代,他老人家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诚信是为人处世之本,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传统的中国人常用“至诚”的标准来规范自己,协调人与人的关系,提高社会道德水准。
李嘉诚曾说过他成功的秘诀无它,唯有一字———信。从成功者的处事中我们不难发现诚信的双赢与价值。拥有诚信,你将拥有解决困难的钥匙,拥有开拓成功的积淀。诚信不仅是我们做人所必需的优良美德,更是事业发展的推动力和维持力。
今天是3·15,是消费者的节日。作为公众利益的守望者,我们扬起了诚信的大旗,自3·15活动开展以来,成都商报健康版奉上了一系列维权策划报道,无论是美容机构现实版“画皮”调查,还是各种机构的招牌乱象调查,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还医药医疗消费一个明朗的天空。
新闻推荐
3·15维权件件有落实从京东购买到的电脑主板,根本没有其网页上宣传的功能。对此,厂家回复说该产品本来就不具备这项功能。到底是京东在忽悠,还是厂家说法有问题?时隔快一周了,市民唐先生拿着从京东商...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