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是一件大事,很多购房者因为信息不对称,商家不诚信而遭遇各种陷阱。近日,本报联合透明房产网发起一项年度投诉维权统计,通过对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一年内的1500余条投诉的分析得知:以住宅变公寓为代表的消费知情权侵犯,未取得预售许可而违规收取诚意金,购房合同中的权益侵害陷阱,交房条件、规划变更涉及的房屋质量问题,成为房地产市场维权的几个重要领域。
□本报记者 周显彬
公寓变住宅 傻傻分不清?信息不对称是购房投诉主因
近日,买了华府区域某楼盘的徐先生很郁闷,他买的房型在签署合同时发现从“住宅”变成了“公寓”。虽然销售人员解释两者之间仅仅是光照时间的区别,但是徐先生依然表示有点受伤。“并且是否真的差异不大,还是需要在以后的居住过程中才能得到实际的感受。”据了解,这类“住宅变公寓”是购房过程中通常遇到的信息不对称案例。
近一两年来,尤其是刚需产品中,公寓和住宅混杂的情况比较普遍。而据记者了解,以大源片区为例,包括中信城、远大·中央公园等多个项目都有住宅和公寓。有的项目在销售时进行告知,有些项目则张冠李戴,将公寓混同住宅卖。同一栋楼公寓产品的价格相对住宅也会有一定的落差,在没有告知的情况下,很多购房者往往愿意选择更便宜的房源。“这样往往就为公寓和住宅之间的购房纠纷埋下了伏笔。”某咨询机构的负责人周先生这样告诉记者。根据透明房产网提供的投诉信息,卓锦城6期紫红双郡就曾陷入这样的“公寓门”,有业主花费数年时间进行换房维权。
除了“住宅公寓傻傻分不清”的情况外,包括贷款流程意外受阻、限购政策“另类”解读等情况,也是购房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投诉重灾区。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限购、限贷、利率等规定一直是非常明确和清晰的,购房者只要通过权威平台的查询就能获得最准确的信息。”
车位问题“后来居上”居住扩域引发新投诉热点
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买卖双方发生纠纷的原因之一,是购房投诉的重要领域。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新课题则是“车位问题”。随着私家车保有量的持续攀升,以及居住区域的不断外延,车位逐渐成为购房的标配。车位需求在催生市场的同时,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投诉领域。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包括九龙仓·时代豪庭、华润·翡翠城在内的品牌房企,都曾因为车位问题引发业主维权投诉。
据了解,目前成都主城区中高端楼盘的车位售价已经在20万-30万之间,“车位销售的价格高企,是很多业主反对的主要原因。”为了缓解这一现象,成都力求改变车位惜售的局面。去年11月起,成都市规定凡是新建商品房项目首次申请办理预售许可证的同时,开发企业应将车位销售一并纳入预售方案中,否则不予办理预售许可证。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这里的同步销售,并非是购房者买房子的同时必须买车位,而是开发商在销售房子的同时,必须提供该楼盘相应车位的预售,购房者可以选择买或不买。然而不少在售项目的销售人员却明确表示前期没有车位销售计划。
都城·雅颂居业主官先生则表示,如果放开车位销售,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性让他觉得担忧。“如果有的业主拿下三四个车位,那么其他的业主怎么办?”并且,现在很多开发商开始采用“管理费”的模式进行车位经营,即使是已经购买的车位,业主每月依然要缴纳几十到一百元不等的管理费。这一费用基本占据车位纯粹租用模式的30%-50%,很多业主表示不能理解。
■记者短评
从房地产市场开始起步以来的10多年来,关于购房的纠结层出不穷,市场的规范进程和违规行为的底线突破一直进行着另类的博弈。根据记者从透明房产网查询的数据来看,截至今年3月10日以来仅这一家网站收到的购房投诉就超过1500条,涉及楼盘290余个。无疑,这是一个还将持续的过程,在消费投诉领域,购房因为其金额的巨大而成为事关家庭幸福指数的重要事件。在各方面推动规范化的同时,作为利益最相关的购房者也应该掌握基本政策,保持独立判断,实现冷静置业。
新闻推荐
扫二维码,四川日报请你看戏本报讯(记者张良娟)3月23日,四川省川剧院“周日戏聚”将上演《花子骂相》、《武家坡》两出经典折子戏和新编川剧《火焰山》选段。只要扫描本消息下方的二维码关注四川日报...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