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起,成都启动首批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由政府统一收运餐厨垃圾,防止重新流回餐桌;企业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半年过去,运行情况如何?近日记者进行了全程观察。
3月14日,成华区建设北路三段某大型饭店,环卫工人龚键和三名同事正在收运餐厨垃圾。龚键说:“刚开始时,基本是去单位、学校、大型企业食堂,现在逐渐增加了不少私营餐馆,工作量一下子就大起来了。比如这家饭店以前就是不提供我们‘潲水\’的,现在在城管部门的监管下,每天光这一家饭店便有十几桶餐厨垃圾需要运送。”成都市规定,餐厨垃圾在产生后的24小时内必须收运。龚键的餐厨垃圾收运车每天至少要跑两趟,目前在成都街头,奔走着78辆餐厨垃圾收运车,从2.4万个专用收集容器中,“吃”下各处餐厨垃圾。
3月15日,双流县文星镇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站,不断有收运车驶入。工作人员余华莉介绍,倾倒垃圾之后的流程是密封的,全部自动化处理,垃圾在密封机器里进行自动分拣、除臭、发酵、分装等全部程序,最后变成有机肥。“去年处理站刚运行的时候,经过了很长一段‘吃不饱\’的日子”,处理站总经理万兵对记者说,“随着城管部门加大力度,收运情况有了起色。现在单日平均可收200吨。设备24小时运转,能够吃到‘九分饱\’。”在后处理车间,记者见到了外观如同锯木灰的生物有机肥,闻一闻,已经没有潲水的气味。现在该处理站每天能产出60多吨有机肥,出厂价值达10万元。
3月15日,双流县黄龙溪助农草莓产业合作社,草莓种植大户孙文秀介绍:“今年她开始使用餐厨垃圾制作的有机肥,虽然价格上贵一些,但草莓品质也要好些,可以卖到80元一斤,还供不应求。”
成都是全国首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按要求,到“十二五”末,成都市中心城区需新增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能力500吨。目前,成都已做相应的规划建设。
本报记者 田为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曾小清罗向明)3月17日记者从成都海关获悉,海关总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已于近期联合发文,批准设立成都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7个保税物流中心。这是成都保税物流中心...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