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场地 教育培训丰富多彩
近日,武侯区社区学院新场地在晋吉北路66号落户安家。经过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紧锣密鼓的前期筹备,现在已经开设22个公益课程教学班,同时有20多个社团在新场地开始培训活动。
据了解,为了让新场地尽快投入使用,学院领导通过不断了解、对比,科学划分了场地的使用分区,配备了多个专业教室:电子琴房、声乐教室、古筝教室、书法教室、形体室和多功能培训室等。
为了让更多居民参与,社区学院的老师们多次和各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联系,深入周边小区进行宣传,耐心细致地为居民讲解学院开设的公益课程和各类社团的活动时间、场地以及相关规定。由于居民参与热情高,目前已针对居民开设了22个教学班,同时,“同心歌舞队”、“手风琴社团”、“百灵艺术团”等20多个社团也开始在社区学院各个专业教室开展培训活动。每天参与学习培训的人数近300人次。
武侯区社区学院院长伯钧表示,欢迎广大市民来学院参与公益课程学习和锻炼,并恳请市民在活动中提出意见和建议,用以不断改进社区学院工作。
创新发展 内涵发展
在谈及武侯社区教育这几年的发展情况时,伯钧表示:“目前的武侯社区教育已经进入注重内涵发展的转变期。”
2007年,武侯区被批准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武侯社区教育开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之后,武侯区逐渐搭建起了一个全区域、高质量的社区教育平台,并在2010年底获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据统计,2010年至今,在区社区教育领导小组的推动下,武侯区社区教育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评为“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有“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2个、“全国优秀成人教育培训机构”1个、“成都市规范化社区教育学校”5所、“成都市示范社区教育工作站”20个;多门课程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宣传片《创新性推进跨越式发展》获得“全国社区教育发展成果展”一等奖;参与终身学习的市民达到常住人口的30%以上。
武侯社区教育还非常注重创新发展,努力为社区教育注入活力。2009年底,武侯区社区学院发起成立了“中国西部社区教育协作会”;2010年10月创办了武侯区家长学校总校;2011年4月,武侯社区学院创办了公开发行的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指导刊物《社区教育》杂志。
伯钧说,社区教育工作体现在每一个基础板块,要认真扎实做好每一项常规工作,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同时,社区学院要在课程开发、实验项目、课题研究、载体创新等方面着力深化内涵,促进武侯社区教育内涵发展。 (杨晓英)
报名方式
电话报名:市民可致电武侯区社区学院报名热线——69955913,杨老师;
现场报名:市民可前往武侯区社区学院(晋吉北路66号),乘电梯至三楼进行现场报名。
新闻推荐
成都人民南路三段辅道800米路段新增16套电子眼本报讯(林碧锋记者李丹)为确保川大华西附二院急救病人“生命通道”畅通,交警在成都人民南路三段辅道800米路段上设置了16套电子眼,4月1日,这些电子眼开始...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