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区幼儿园数量位居成都中心城区首位,现有幼儿园148所,其中,公办幼儿园26所,民办幼儿园122所,在园幼儿人数多达31575人,其规模超过其他区县1-2倍。在如此大体量的办园规模下,如何实现“幼有良教”,更考验着区级教育部门的管理能力。
幼儿入园率98.9%、全区三级以上等级园占91.2%……在这些数据背后,凝聚着武侯区多项改革创举。而未来,该区还以创建“全国学前教育科学发展领先区”为抓手,围绕幼有良教的目标,突出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实现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力争让每一个孩子在家门口都能享受到优质适宜的学前教育。
增强公办
缓解“入园难、入园贵”,首要的方法是增强幼儿园的公益性和普惠性。2014年,武侯区将大力推进公办幼儿园发展作为全方位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突破口,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大力推进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切实为区域老百姓干实事、谋福祉。
每年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公办幼儿园建设
2014年,武侯区根据《成都市幼儿园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以公办和公益性幼儿园为主”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为了使幼儿园建设投入实现常态化、制度化,该区规定,从今年起,每年投入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公办幼儿园建设。
为了优化结构布局。该区制定实施了《成都市武侯区公办幼儿园标准化提升工程规划》,进一步明确公办幼儿园发展目标、方向和任务,特别是严格把幼儿园布局结构与区域群众入园需求相结合,优先安排学前教育用地,重点解决好学位紧缺区域的幼儿“入园难”问题。
创新三条路径提速公办幼儿园建设
资金保证后,在工作方法上,武侯区也创新找出了三条全面提速公办幼儿园发展的路径。
路径一,新点位设置,新增新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在前期进行实地勘验、制定可行性报告的基础上,在入园需求高的区域点位,新建一批公办幼儿园,未来3年,在建成市级民生工程目标9所公建配套幼儿园基础上,再新建8所公建配套幼儿园。
路径二,创新管理模式,回收回购一批办成公办幼儿园。加快区属国有资产民办幼儿园清理回收,合同到期的收回后举办为公办幼儿园,合同未到期的鼓励提前举办为公办幼儿园。同时,对办园信誉好、硬件配置高,有合作意向的民办幼儿园,采取政府回购方式,将其举办为公办幼儿园,目前,区内有4所幼儿园已列入回收回购计划。
路径三,改造置换一批办为公办幼儿园。一方面,对紧缺公办幼儿园的街道,联合办事处积极租赁外部场地,与公建配套幼儿园同起点、同标准举办公办幼儿园;另一方面,整合利用富余教育资源、公共绿地,将其按程序改造为公办幼儿园。
创新实践“三个一工程”,进一步扩大公办幼儿园总量,力争到2016年,全区公办幼儿园达52所,新增学位8280个,公办园总量及学位“翻一番”。而这些新增幼儿园学位,将有效缓解区内居民“入园难、入园贵”的难题。
规范民办
区内幼儿园中,超80%是民办园,如何提升幼儿园办园质量?实现全域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武侯找到的办法是:督导。通过督导,到去年年底,全区三级以上等级园已占幼儿园总量的91.2%,保教质量大幅提升。此外,该区通过多种举措,积极帮扶办园基础相对薄弱的幼儿园,改善其办园条件和文化建设,有效推进全面消除无等级园工作,整体提升保教质量。
民办幼儿园也要规范发展弱园“督”出了质量和水平
督导,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中行之有效的一个好办法,但是学前教育的督导在国家层面展开的时间还并不久。
早在2010年武侯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对幼儿园开始进行督导的时候,在全国还很难发现一套参考标准。武侯寻找有经验的园长、有水平的学者,自行设计出台了一套包含依法办园、优化发展、特色发展等方面内容的128条基本规范和执行标准,让园长、教师和保育员一看就能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让督导员一看就知道该怎么抓规范。在武侯区兼职督学、四川省直属机关实验婴儿园园长吴克勤看来,督导是促进幼儿园紧跟时代需求、不断发展的有效办法,而武侯区的关键是无论是公办、民办,在督导面前都是同一标准,不合格的幼儿园就得立即整改。
吴克勤的记忆里,前几年的督导,重在幼儿园的硬件上,促使了一大批幼儿园的硬件提档升级,而最近几年,督导更为侧重软件。去年,她参与的督导组在区内一家民办幼儿园督导时,就发现幼儿园的游戏数量和区角数量不达标,督导组限令整改,幼儿园园长赶紧找来专家设计适宜幼儿的游戏,家长们对幼儿园的评价迅速提升了。而在另一家幼儿园,督导专家通过幼儿园的桌椅摆放发现了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这一苗头也被及时制止了。
近年来,督导成为了武侯幼儿园质量提升的有力抓手,整体提升了保教质量。
全面消除无等级园90多所民办幼儿园主动增加投资创等级
此外,基于幼儿园基数大、基础差的实际情况,武侯区通过“行政推动、制度引导、自主发展”等举措,有效推进全面消除无等级园工作。
童心幼儿园就是受益者之一,这曾是一所办学条件差、办园行为很不规范的民办园。园长罗雪介绍说,是排查中没有“漏网”带来了幸运,发现幼儿园条件落后的情况后,区教育局派出专人进行指导和帮助,限期整改。现在,原来厨师洗碗的地方改成了适合幼儿身高的洗手池,厕所也焕然一新。幼儿园第一次有了档案管理,有了系统的教师培训,还出了自己的科研成果。罗雪感慨地说:“区教育局没有忘记我们民办园!做梦也没有想到幼儿园短短3年多能发生这么巨大的变化。”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武侯区积极帮扶办园基础相对薄弱的幼儿园,改善幼儿园办园条件和文化建设。同时,将办园水平提升快、办园热情劲头足、成功创建等级的无等级幼儿园,纳入公益性幼儿园发展范围,通过全面消除无等级园,整体提升了保教质量。据统计,2012年以来,全区90多所民办幼儿园,积极主动投资2100余万元,改善办园条件,创建等级园。2013年底,全区三级以上等级园占幼儿园总量的91.2%。
均衡质量
在提升幼儿园办园水平上,武侯区将全区幼儿园分为9个发展共同体,实施“名园”办“分园”、“名园”带“民园”的“联盟”发展战略,在园务管理、人力资源、保教水平、教育科研等方面充分发挥龙头幼儿园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实现区域幼儿教育“以点带面”的发展,引导扶持不同园所建立发展共同体。实施园对园帮扶工程,最大限度地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
公办、民办抱团发展优质园帮扶弱园
2009年民办园思恩幼儿园创建时,园长张杰只是8个孩子的“孩子王”,“我们位于公园最里边,交通不便利,招生难。”武侯区教育局在均衡办园质量工作中推行的母鸡带小鸡式的“帮扶结对”,帮她解决了问题。
为了均衡区域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武侯区教育局将全区幼儿园分为9个发展共同体,实施“名园”办“分园”、“名园”带“民园”的“联盟”发展战略,在管理、人力资源、保教水平、教育科研等方面充分发挥龙头幼儿园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实现区域幼儿教育“以点带面”的发展,引导扶持不同园所建立发展共同体。实施园对园帮扶工程,最大限度地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
成空机关幼儿园、华西幼儿园等优质幼儿园与一些弱园、民办幼儿园“结对”,并签订捆绑协议,在园务管理、保教工作等方面实施“母鸡带小鸡”式的“帮扶”。
为了把帮扶工作做实,武侯区在一级园考核标准中加了一项:结对帮扶弱园的情况作为一项必须考核的重要标准。指挥棒的作用发挥出来,各“母鸡妈妈”把帮扶工作“真正当成了自己份内的事”。
与思恩幼儿园结对的是科分院实验幼儿园,该园园长钟康平说:“第一次到思恩幼儿园调查时,该园硬件设施根本不达标,制度管理更是一片空白。”
当时的思恩幼儿园还处于“给了标准都不知道怎么用”的阶段,钟康平从点滴开始指导半日活动,手把手教档案管理,将自己园所的教师管理条例与方法、资料器具与思恩共享。每次开会、做培训都邀请思恩幼儿园的老师“旁听”。两年时间里,思恩学有长进,去年已通过二级园验收。
除了指挥棒,教育局还通过提供一定设备和经费,鼓励幼儿园抱团发展。而园际间的共同发展才是真发展,才有区域水平的整体提高。武教宣文/图汪玲
新闻推荐
国际建筑大师菲利普·考克斯教授亲自操刀,260~800㎡纯大户社区,百万级精装配置……伊泰·天骄自亮相以来,被业内人士认为已突破了成都高端住宅的价值天花板。其背后的开发商———伊泰置业也因此被...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