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副教授办“果筐学堂”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4-09-09 20:09   https://www.yybnet.net/

孩子们在果筐堆成的课桌上上课。

中秋,团圆夜,成都师范学院中文系的副教授伯先思索着怎样给一群孩子写信。他牵挂的孩子们,藏在名山县万古乡山林里。

与那里的孩子们打交道,这是第五个年头。2010年暑假起,伯先带领着一支又一支志愿者队伍,走进这座小山村,把牛棚收拾出来当教室,两个果筐一叠再铺上五六面从旧家具上拆下的门板当课桌,果筐倒立当板凳,创造了“果筐学堂”。

一次偶然牛棚里办“果筐学堂”

5年前的夏天,万古乡被伯先一家子搅动得荡起了层层涟漪。当年,他的女儿归归正在读大一。暑假,归归到乡下帮妈妈看管果园,闲时找来几个孩子,教他们英语、绘画,干得热火朝天。

“爸爸,我在猕猴桃园里支教,可他们没有画纸和画笔,你能不能帮忙带点儿过来?”女儿的电话,让伯先兴奋起来。

“女儿居然为我铺好了路。”伯先说,他赶紧买好东西,驾车朝万古乡驶去。父女一会师,他就与女儿钻在一堆商量如何把支教这个事情做好。他俩将果园一间牛棚收拾出来当教室,两个果筐一叠再铺上五六面从旧家具上拆下的门板当课桌,果筐倒立当板凳,这就成了“果筐学堂”。

伯先和女儿确定了“果筐学堂”的几大原则:无偿,不交学费,学习文具由学堂提供;自愿,学生自愿,老师也自愿;互补,学校开学,这里停课,学校放假,这里开课;开放,不设定教学大纲,不教授已有课程,不重复应试教育。

特殊教学开菜市孩子摘菜定价

今年回成都,伯先带回了13个档案袋,里面装着几十名孩子的档案。为何要为孩子们建档案?伯先说,这是为了让每一个志愿者来之前就熟悉每一个孩子。“即使志愿者走了,我们也要把这种关爱与关怀持续下去。”伯先说,他要求志愿者要给孩子们写信,并要求孩子们回信。这一来二去,对孩子们来说,既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也是一种写作的煅练。

伯先喜欢把自己的教学理念揉进“果筐学堂”里。

今年夏天,他还开了个果筐超市。让孩子们采摘自己家里吃不完的菜,理整齐后,制作一份蔬菜介绍,为自己的菜撰写广告语、标价,卖给志愿者们。吃不完的菜,供大家野炊时使用。

新闻推荐

响应光盘行动 西藏中学首推三餐自助

9月2日是成都西藏中学开校的第一天,新学期新气象,学校先在学生的生活上,有了新的创新点——早中晚三餐自助。该校后勤部主任陈伟说:“三餐自助,在8月15日,高三学生返校时,我们就开始试着在食堂...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副教授办“果筐学堂”)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