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销”烟渐起成都要造亿元舞台剧蛋糕

来源:四川日报 2014-10-29 11:5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吴晓铃

日前,锦城艺术宫上演的话剧《盗墓笔记》以超过9成的上座率成功上演。数字不新鲜,令人感叹的是多部在成都上演的舞台剧,都不再大张旗鼓推广,静悄悄来静悄悄赚票房。于是,国内几大知名票务销售网站为成都舞台剧市场把了一回脉——未来成都的舞台剧票房可达1亿元。

然而,目前成都舞台剧市场只有1000多万元票房。这个落差如何缩小?记者细观,市场拼杀已“销”烟渐起。

抢观众

剧目转向80后

在锦城艺术宫负责人张建刚的“剧目演出记录册”里,有这样的记录:2000年《茶馆》,2005年《雷雨》,2010年《李白》,2013年孟京辉的《活着》、开心麻花爆笑系列和爆笑话剧《夏洛特烦恼》。张建刚说,从剧目变化来看,不少演出商针对的观众逐渐从60后、70后转向80后。

而成都八点空间剧场,索性全年上演的剧目都针对年轻群体。八点空间总经理李京透露,他们在3年前进入成都做商业话剧,专门为成都年轻人量身打造剧目。如今,八点空间已演出近千场,观众人次达到数十万。

此外,劳动人民文化宫、成华小礼堂等地,也不时有针对年轻消费者的剧目上演。票务销售网站大麦网工作人员谢巍透露,“最近3年愿意正价购票的观众,以22岁至30岁的年轻人居多。他们已初步建立起定期观剧的文化消费习惯,每人每单可承受280元左右的价格。”

抢市场

演出商频频出招

锦城艺术宫近两年连续引进或爆笑或玄幻的舞台剧作品,目的就是争取年轻群众。而八点空间则要扩张,准备明年与商业地产合作,在成都新增一两个剧场。李京说,八点空间多场演出没用一个名导和明星,“但每策划一个剧目前,都会花很长时间做市场调查。专门针对观众胃口讲故事,基本没亏过钱。”不仅如此,年轻导演李伯男还因此一跃成为圈内知名导演。

深圳聚橙网近年也在成都插了一脚,专门瞄准儿童剧市场,诸如《巧虎》等名剧来蓉,每次都能有9成以上票房。成都演艺集团在今年也果断出手,推出自制作品《花木兰》。

改制后的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也打算跻身其中。总经理罗鸿亮透露,即将重建的四川剧场就打算做成中央戏剧学院、中央戏曲学院年轻导演和演员的创作基地和孵化器。“未来,这些优秀人才的作品可以在四川剧场上演。如果我们的先锋话剧能与北京、上海同步,不愁没有观众。”

1千万到1亿

还要迈过几道坎

目前只有1000多万元票房的成都舞台剧市场如何实现1亿元的蛋糕?

第一道坎:本土造要成批量

李京认为,成都必须要有大量本土造作品出现。“它的优势在于成本低廉,后期相对便宜的票价将更利于吸引观众花钱观剧。而四川省演出公司联合几家本地演出商打造的《时间都去哪儿了》,被业界认为是个不错的尝试,抢好了时机又接了地气。

第二道坎:演出要成常态

长期演出,培养固定消费群。舞台剧具有欣赏门槛低的优势,只要故事讲得好,观众就喜欢看。不过,如果不能长期坚持演出,就不利于培养固定消费群,也不利于培养自己的明星。

第三道坎:生产要定向

罗鸿亮则认为,一定要针对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国有院团大量事实说明,即使是免费的演出,如果脱离观众需求,也不会有人愿意买单。”

新闻推荐

大学生创新创业资金场地都支持 办公环境“都市+田园”

投资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有哪些优惠?投资四川天府新区是不是必须“高大上”?与其他国家级新区相比,有哪些吸引人的独特政策?对于大学生来说,蕴藏着哪些创新创业机会?解答这些疑问,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随即...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销”烟渐起成都要造亿元舞台剧蛋糕)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