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到来,让成都的羊肉馆子热闹非凡,而且很多人家中的炉灶上的羊肉汤也香气四溢。提到冬季进补,许多人都说,成都人的冬季就是从一碗滚烫的羊肉汤开始的。
煲出鲜美羊肉汤有门道
每年寒风一刮,成都人就开始等着吃羊肉汤的这一天,有道是“冬天到,羊肉俏”。每年冬至,小关庙、三官堂这些老字号的羊汤馆子都十分火爆。店家通常会在门前的支架上挂着大片的羊肉,雪白的汤在锅里翻滚,来喝羊肉汤的人们络绎不绝,盛一碗汤,加入味精、香菜、蘸着青椒碟子,热乎乎地喝下肚,浑身开始发热,寒冷也被驱散了。而冬至之后,许多人在家里也还是要煮上一大锅的羊肉汤。如何才能在家煲出美味又可口的羊肉汤呢?以下几步很关键:
■选羊肉
四川人吃羊肉,新鲜肉是首选。新鲜羊肉摸上去有点黏,能轻易粘住小纸条。新鲜羊肉肌肉结构坚实而有弹性,切成较厚的片后也能立起来。最后,购买带骨的新鲜羊肉块时,还可以比较骨骼的粗细。通常骨骼越细的,说明羊的年龄越小,肉质也更加柔嫩。
如果你追求的是从新疆等外地运来的冻羊肉,这里面也有学问。新鲜的冻羊肉色彩鲜亮,应该呈现鲜红色。冻得颜色发白的羊肉,一般已经超过了3个月。另外,羊肉是肥瘦相间的,其脂肪部分应该洁白细腻,如果变黄,就说明已经冻了太长时间。
■除膻味
“萝卜萝卜抿抿甜,看着看着要过年”,成都人熬羊肉汤绝对离不开萝卜。将萝卜切片,再加点花椒、姜块,基本上膻味就能压住。也有一些人会用米醋除味,把羊肉切块放入开水锅中加点米醋(500羊肉加500毫升水、25克醋),煮沸后,捞出羊肉烹调,膻味即除。而爱吃麻辣的成都人压膻味还会在佐料上动脑筋,比如加上香菜、豆瓣酱,有些口味重的人还会直接煮红锅,这就是成都的味道。
■奶白汤
“汤色奶白”是成都好吃嘴们追求的鲜美羊肉汤必备的标志,其实这样的汤色根本没有秘密———奶白色的形成,主要是蛋白质作为表面活性剂,包裹脂肪微粒形成小球,散射光线而形成。只要使汤中有足够量,并且乳化性能好的蛋白质和脂肪煮出奶白色的汤。不少烹饪手法,都是羊肉汤能够产生奶白色汤的原因。比如小火慢炖,时间足够长,使得蛋白质和脂肪溶出;煮羊肉前先炒,也对形成奶白色汤很重要。
羊肉汤虽补 但也别太爱
冬季吃羊肉汤,众多养生专家也比较赞同。中医认为冬季的活动量虽然减少了,机体为了御寒消耗反而在增加,此时应多吃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瘦肉、鱼肉、乳质品等,同时也应有适当的脂肪食物摄入。
羊肉就是这样一种不错的食物,中医认为其味甘、性温,即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比如针对一进入冬季就特别怕冷,手脚冰凉,脾肾阳虚的人可以多吃吃“当归生姜羊肉汤”,用料为羊肉一斤(略肥)、当归(最好是肉当归)15克、生姜一块(拍烂),炖一两个钟头,可以加点毛毛盐。一个星期吃两三次,坚持两个月就会感觉身体状态的改善。
不过,羊肉虽有良好补益功能,但也不应贪嘴。像上述“当归生姜羊肉汤”,偏胖的人吃了会发胖;另外,肝炎病人不宜吃羊肉,因为羊肉甘温大热,过多食用会促使一些病灶发展,加重病情。而且蛋白质和脂肪大量摄入后,因肝脏有病不能全部有效地完成氧化、分解、吸收等代谢功能,加重肝脏负担,可导致发病;发热、牙痛、口舌生疮、咳吐黄痰等上火症状者不宜食用羊肉,尤其是小儿及老年人,以防加重病情;羊肉的气味较重,对胃肠的消化负担也较重,并不适合胃脾功能不好的人食用;高血压、肝阳旺盛的人也不宜多吃羊肉,否则易引起头晕。成都商报记者 黄文娟
新闻推荐
14年前,18岁的他问鼎空缺15年的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成为大赛史上最年轻的金奖得主14年后,他受邀出任第17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评委成为大赛史上最年轻的评委他就是中国最具偶像气质的古典浪漫主义钢...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