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成立的北京现代生肖属马,历经12年,当年那匹不起眼的“小马”已成长为今天的“骏马”:销售突破600万辆,D+S占比43%,跻身行业第一阵营,稳居行业第四……北京现代究竟凭借什么取得了今日的成就,又给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呢?
打造均衡体系力
对于车企而言,体系竞争力就是基石,而构成体系竞争力的,是产品品质、开发能力、服务质量、营销网络、渠道建设等整个产业链。因此,从建厂起,北京现代就很注意均衡提升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综合能力。
在产品质量方面,北京现代对品质的要求近乎苛刻,这让北京现代在J.D. Power亚太公司发布的《2013年中国新车质量调研(IQS)报告》中,以81分获得合资乘用车车企中最优的成绩;北京现代旗下的旗舰中高级车索八与畅销小型车瑞纳分别摘得高档中型车与入门中型车细分市场的冠军。
在营销方面,北京现代善打组合牌,拥有多个“黄金组合”:全面覆盖SUV领域的四驾马车全新胜达、ix35、新途胜、ix25;中高级车领域的索八+名图;中级车领域的朗动+悦动;小型车领域的瑞纳+瑞奕。三款双子星和SUV形成了“4+2+2+2”的清晰布局,展现了北京现代日臻完美的产品线和强大的排兵布阵能力,增强了北京现代在中高端市场的统治力。
在服务方面,北京现代实施了行业最长的保修政策,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这也让北京现代在2014年凭借出色的表现成功摘下了SSI(销售满意度)的桂冠,同时北京现代的CIS(售后满意度)指数也名列前茅。
渠道建设方面,北京现代加快营销网络下沉和全面铺开,以遍布全国的715家4S店,145家卫星店构筑起北京现代未来增长的强大网络。
均衡健康、没有短板的体系,支持了北京现代以自己的节奏全速前进,同时也让北京现代后劲十足。
始终坚持品牌战略
在学会了控制节奏,建设了均衡的体系之后,北京现代把目光落到了品牌建设上,开始从品质驱动阶段转向品牌驱动,全面提升品牌力。
“北京现代走到今天,靠的是稳定发展、可持续发展,而不是跨越式发展。”在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刘智丰看来,企业发展要一步步走,品牌建设也要一步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品牌战略更需戒骄戒躁,踏踏实实地走,不能朝令夕改。
2010年,时任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李峰提出了“D+S”战略,旨在通过提升中高端车型的比例,实现企业品牌形象的全面提升;2013年,刘智丰接替李峰,出任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一职,他对未来提出的口号,依然是品牌力提升,继续将D+S作为第一战略推进。
北京现代对D+S战略的深化已经体现到了产品的部署。2011年,北京现代第八代索纳塔抢占中高端市场;2013年,名图上市为北京现代B级车领域再添悍将。2014年,小型SUV ix25强势加入,实现了北京现代在SUV领域的全覆盖,强化了其在该领域的霸主地位。
12年,既是一个轮回的结束,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北京现代“小马”到“骏马”的蝶变,稳居车企第一阵营的历程,其实战中的经验与所得,则为业内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样本。
成都商报记者 夏厦
新闻推荐
12月18日,全球知名酒店管理集团喜达屋旗下的超五星级豪华酒店成都瑞吉酒店在蓉举行开业盛典。近年来,国际旅游业界对成都旅游行业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各高端酒店品牌纷纷选址成都,目前,成都已聚集全球四...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