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克友 成都
北京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前日开幕,此前引起热议的居住证及积分入户问题成为热点。不过,一些政协委员给充满期待的舆论泼了一盆冷水,有的更是建议建立京津冀户籍制度改革联动机制,即“在京工作、在河北落户”。
尽管国务院《居住证管理办法》的总体思路是放开中小城市,适当发展大中城市,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但无论怎样,让户籍制度越来越适应市场和现实需要,应该是总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以人为本、让户口为人服务。但北京一些政协委员却建议让打工者在京工作、河北落户,这显然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户口为本,非常的不合时宜。
需要指出,严控大城市人口,与严控大城市户籍,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按照专家委员的说法,北京市人口数量过多是导致大气污染和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采取最严格措施控制人口增长,包括严格控制因就业而取得北京户籍。这就有些文不对题,因为取得北京户籍并不是北京人口过多的原因。事实上,在如今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之下,北京的人口越来越多。尽管没有北京户口,带来了生活中的种种不便,以及权利的种种缺失,也没有阻挡越来越多的人口流向北京。这说明,北京的人口多,必定有户籍之外的其他理由。这些理由,就是北京作为全国首都,占据太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资源所产生的市场引力。如果这种强大的市场引力挥之不去,再怎么严格控制落户,都无济于事,也难以解决人口过多所带来的大气污染和交通拥堵问题。
对此,中央也早有清醒认知,提出了京津冀一体化战略,解决三地发展不均衡发展问题。北京太胖,是因为营养过剩;周边特别是河北太瘦,是因为营养不良。产业转移和资源扩散,自然会重新分配和调节劳动力的流向,从而缓解北京的人口压力。但对于现在或以后仍然在北京就业、生活,而没有北京户口的人们,怎么解决他们的户籍问题?专家委员建议严格控制户籍,甚至到河北落户,说到底还是在维护北京户口的既得利益格局,不愿意让依附在户籍之上的各种福利被更多的外来人口分享。
新闻推荐
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闭幕 黄新初出席闭幕大会并讲话 唐川平主持 唐良智于伟邓修明李昆学出席
核心提要落实“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在“新常态、万亿级”的全新起点上,奋力再出发———第一,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部署,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繁荣成都;第二,落实“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加...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